1949年,一位衣衫褴褛的妇人,带着孩子,来到平江县委门口,见到县委书记后,她立

文史充点站 2025-08-31 12:27:22

1949年,一位衣衫褴褛的妇人,带着孩子,来到平江县委门口,见到县委书记后,她立即将棉衣扯开,棉衣里竟缝着黄金。 那天的太阳格外毒辣,平江县委大院门口站着一个衣衫褴褛的女人,她牵着一个瘦得像竹竿的小男孩,孩子的眼睛很大,但里面没有孩子该有的天真。 警卫员刚想上前询问,女人却先开了口:“我要见县委书记,有很重要的东西要交给他。”她的声音很轻,但语气异常坚定。 这个女人叫朱引梅,手里攥着的包袱里装着一斤二两黄金,不是自己的,是她死去的丈夫托付给党组织的钱。 十年前的那个夜晚,丈夫涂正坤把这些金子塞到她手里,神情严肃得像个陌生人:“这是党的活动经费,如果我出了事,你一定要交给组织。” 朱引梅当时没太在意,觉得丈夫多虑了,涂正坤是中共湘鄂赣特委书记,在平江干得风生水起,怎么会有事呢? 结果没过多久,1939年6月12日,涂正坤就被国民党中尉张绍奇骗出去杀了,那就是轰动全国的“平江惨案”,新四军平江通讯处的同志们几乎全部遇难。 丈夫死后,国民党还要赶尽杀绝,到处搜捕朱引梅母子,幸好一个房东大娘机智,从特务手里抢过她九个月大的儿子,谎称是自己孙子。 “这娃儿发烧了,我得赶紧回去给他煎药!”大娘抱着孩子就跑,特务也不好意思跟个老太太较劲, 朱引梅趁乱逃进了深山,从那时起她就成了山里的野人,白天躲在山洞里,晚上出来找点野菜野果。 最难熬的是冬天,山里滴水成冰,母子俩挤在破庙里瑟瑟发抖。孩子饿得哇哇哭,她就嚼些树皮给孩子吃,自己却饿得两眼发花。 有一次孩子高烧不退,朱引梅抱着他在雪地里走了一夜,终于找到一个草药郎中,郎中要五两银子,朱引梅摸摸怀里的金子,咬咬牙说:“我没钱,能不能用这个?” 她掏出一小块金子,草药郎中眼睛都直了,但朱引梅又收了回去:“算了,我再想想别的办法。” 这样的诱惑有很多次,饿得实在不行时,她想过用金子买点米面;孩子病得厉害时,她想过用金子请大夫;冬天冷得要命时,她想过用金子买件棉衣。 但每次金子拿到手里,她就会想起丈夫临终前的叮嘱,想起那些为了革命献出生命的同志们,这钱不是她的,是党的,是为了让更多穷苦人翻身得解放的。 就这样熬过了十个春秋,孩子从襁褓中的婴儿长成了半大小子,朱引梅也从二十多岁的少妇变成了面容枯槁的中年妇女。 1949年7月,平江解放的消息传到了深山里,朱引梅激动得一夜没睡,第二天天刚亮就带着儿子下山了。 在县委大院,她见到了县委书记齐寿良,颤抖着双手解开衣服夹层,一锭锭金子露了出来,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书记同志,这是我丈夫涂正坤交给党组织的活动经费,一斤二两,一点没少。”朱引梅的眼泪掉了下来。 齐寿良也红了眼眶,他仔细清点,不多不少,正好一斤二两。这些金子在山洞里藏了十年,在逃亡路上颠簸了十年,但每一块都完好无损。 “同志,你受苦了。”齐寿良握住朱引梅的手,那双手粗糙得像老树皮,但很温暖。 当天晚上,朱引梅做了一个梦,梦见丈夫涂正坤向她走来,脸上带着久违的笑容,她在梦里哭着说:“正坤,我把钱交了,任务完成了。” 这个故事很快传遍了湘鄂赣三省,人们都说,这个女人用十年的苦难证明了什么叫“信仰胜于黄金”。 这种坚守在今天看来可能有些不可思议,毕竟那个时候,一两黄金能买不少粮食,足够母子俩安稳度过好些年。 信源:党史会说话|“烈士遗孀”朱引梅:信仰胜黄金 乞讨十年未曾动黄金分毫. 红网

0 阅读:4
文史充点站

文史充点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