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李在明,可真是结结实实给全世界演了一出“什么叫韩国政治”!没上台之前,这人反对核污水、绝食抗议十来天,搞得全民热血沸腾,结果呢?才坐上位置没多久,画风彻底变了。 先说说李在明没上台时的“热血操作”有多吸睛,日本当初宣布要把核污水排海的时候,韩国民众反对声特别大。 毕竟核污水会影响海洋环境,韩国靠海吃饭的渔民、靠海鲜生意谋生的商家,都得受牵连。 这时候李在明站了出来,又是在街头演讲痛批日本“不负责任”,又是带头抵制日本海鲜,甚至为了逼迫政府强硬反日,直接搞了场“绝食抗议”。 饿了十来天,瘦得不成样子,还对着镜头说 “要为韩国民众争一个公道”,那时候的他,在韩国民众眼里就是“正义的化身”,不少年轻人把他当成偶像,觉得他能顶住压力,跟日本掰扯到底,守护韩国的利益。 可等他真的当选总统,画风就开始不对劲了。 刚开始还偶尔提两句 “关注核污水影响”,后来就慢慢没声了,再到后来,干脆直接跟日本 “破冰”。 8月23日,李在明直接开启访问日本的行程,这次访日,李在明跟日本首相见面时,连核污水的事都没怎么提,反而一个劲说 “要加强日韩经济联系”。 还说 “美日韩同盟对地区安全很重要”,要知道,之前韩国民众最在意的就是核污水,结果李在明上台后不仅没替民众争取权益,反而主动跟日本搞好关系,这不是打自己脸吗? 更让韩国民众气不过的是,李在明这波操作,完全是“把民众当傻子耍”,没上台时靠反日拉选票,把民众的情绪煽动起来,等拿到权力了,就立马翻脸不认账,转头跟日本合作。
本质上就是“韩国政治生态”的缩影,很多政客为了当选,不惜用极端的方式讨好民众,许下各种美好的承诺,可一旦拿到权力,就会因为现实利益,比如跟美国搞好关系、争取日本的经济合作,而放弃之前的承诺。 韩国夹在中美之间,又跟日本有历史恩怨,政治环境本来就复杂,不少政客为了稳住自己的位置,只能在大国之间周旋,牺牲民众的短期利益。 可李在明的问题在于,他之前把“反日”的调子定得太高,现在转向,反差太大,让民众根本接受不了。 而且李在明这么做,其实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强化美日韩同盟,能得到美国的支持,在应对朝鲜问题上有更多底气。 跟日本搞好经济合作,能让韩国的企业进入日本市场,赚更多的钱,可他忘了,民众最在意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核污水影响的是渔民的生计,是老百姓的健康。 这些问题不解决,就算跟美国、日本搞好关系,民众也不会买账。
可就算这样,李在明似乎也没打算回头,还是在推进跟日本的合作,这事儿也给韩国民众提了个醒。 以后选总统,不能只看他说了啥,更要看他做了啥,不然很容易被“热血承诺”忽悠,最后落得个“被打脸”的下场。 一个合格的政客,应该把民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竞选承诺当成“拉选票的工具”。 李在明要是继续这么“言行不一”,迟早会被民众抛弃,到时候别说坐稳总统位置,可能还会成为韩国政治史上的“笑话”。 信源:新华社——2025-08-23——《韩国总统李在明访问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