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一个19岁的少年被骗到台湾,7年后他开走了蒋纬国专机,还冲着塔台狂吼了一句:告诉老蒋,老子回家了!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 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的夏天,广州街角的红榜贴得笔直醒目,纸上写着“公费留美,培养航空人才”,十九岁的韦大卫盯着那几个字,心跳快得像要飞起来,对于一个出身普通的广西学生来说,这是命运开的一扇窗。 那年他带着父母的叮嘱登上了船,以为下一站是旧金山,结果船一出海,枪口就顶在了背上,目的地不是美国,而是台湾,有人在船舱里喊要跳海,被当场打晕。那一刻,他彻底明白自己不是被录取,而是被拐走了。 到台湾后,他成了一名“二等兵”,白天训练,夜里站岗,饭是馒头加咸菜,连梦里都带着饥饿。每当夜深人静,他就抬头望着远处模糊的海线,想着母亲说过的那句“人要有出息,但别忘了家”。 可现在家在海那边,1950年一个台风夜,他和几名同伴趁着风雨翻墙逃跑,稻田泥泞,风声呼啸,他们像老鼠一样钻进甘蔗地。 别人被抓回去,他一个人逃到了高雄,靠打零工勉强糊口,那段时间,他吃烂地瓜、喝雨水,睡在码头的麻袋堆里。可他心里一直有个念头——既然飞来的,那也能飞回去。 为了能飞他开始学习一切能沾上飞机边的活,他进了空军后勤,从画跑道图开始,慢慢混熟机务组。 白天他装傻干活,晚上偷偷记笔记,研究飞机油量、起降流程,甚至背下每个仪表的位置,几年下来,他终于考进了飞行学校。 训练时他从不出错,飞行教官说他太沉默,其实他在算距离从台湾到福建,要多少油,要飞几度角,才不会被雷达发现,那是个没人敢想的计划,可他一旦想了,就没打算放弃。 1956年1月7日凌晨,清泉岗基地的灯光昏黄,哨兵裹着大衣打瞌睡,韦大卫穿着湿漉漉的军装,和两个熟悉的同伴一起推着那架塞斯纳运输机出机库。 他的心跳和雨声混在一起,每一次吸气都像在赌命,油已经加满,钥匙是他半年前配的副本。 飞机滑向跑道时塔台突然呼叫身份,他掐断电台,狠狠一推油门,飞机跃上天空,就在那一刻,他通过无线电留下那句让人记了一辈子的话——“告诉老蒋,老子回家了。” 塔台乱成一团,四架F-86战机升空追击,雨幕中闪电劈开云层,他死死盯着仪表,低飞穿越山区,雷达扫描的警报声刺耳。 机身被风浪掀得乱颠,他的指关节发白,汗顺着脖子往下流,他知道只要被锁定,连残骸都回不了家,飞机穿云而出的一瞬间,他看到海面,黑暗中一线灰白,那是福建的海岸。 油量警告灯亮起,他咬牙压低高度。地面上有人开火警告,几发曳光弹擦过机翼。他冒着险,拉开舱门,用粤语朝下喊:“唔好开枪,我系自己人!”飞机在稻田里砸出一道泥浪,滑行几十米后停住。 他打开舱门跳下,鞋陷进泥里,双腿发软。迎面跑来的士兵端着枪,他举起双手,声音沙哑地喊:“我是韦大卫,我起义投诚!”那一刻,他终于站在了自己的土地上。 三个月后,他被授予“起义英雄”称号,穿上笔挺的新制服接受采访,母亲见到他时一句话也没说,只是抱着他哭,哭声压抑却又长久。 后来,他进了民航系统飞国内航线,成了“空中摄影队”的队长,那时两岸还没通航,他负责规划航线,每一次飞到海峡上空,都要看一眼那条他当年闯出来的路。 命运对他并不总温柔,1968年他因为“特殊背景”被关押一年,后被平反,到了八十年代,他协助中央芭蕾舞团赴台访问,成了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蒋纬国得知真相后,透过秘书传来一句话:“不恨他,反而敬他。” 2015年,韦大卫病逝于桂林,墓碑上刻着那句他曾在风雨夜喊出的宣言“告诉老蒋,老子回家了。” 多年过去,海峡上的浪仍旧翻涌,但那架小飞机划出的航线,早已变成了连接两岸的记忆线,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只是个想家的年轻人,可无论如何,他用一场孤独的飞行,完成了自己与祖国的重逢。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近日,抗日名将孙立人次子孙天平正式向大陆提出申请,请求将其父遗骨迁葬安徽故里。
【4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