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爆发大战,越南还能战胜超级大国吗?张召忠四字点醒国人。 先拉回到那场著名的越南战争。美国输在哪?很多人说是输给了地形,输给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这话没错。越南的地形,山高林密,沟壑纵横,简直是游击战的天堂。越南士兵换上平民衣服,钻进地道,藏进村庄,美军的飞机大炮就像是拳头打在棉花上,有力使不出。 但现在呢?战争的底层逻辑,早就被技术彻底颠覆了。 现在打仗还主要靠人眼去侦察吗?天上有密密麻麻的侦察卫星,24小时盯着你,地面上一个人的体温、一辆卡车的发动机热量,在红外和高光谱传感器下都无所遁形。高空还有“全球鹰”那样的战略无人侦察机,一飞就是几十个小时,方圆几百公里的地面动态,看得一清二楚。 更别提那些成群结队的“蜂群”无人机了。一旦开战,成千上万架小型自杀式无人机就能像蝗虫一样扑过去,你的雷达站、指挥所、弹药库,有一个算一个,都得先瘫痪掉。 在这样一个“战场单向透明”的时代,过去那种“躲猫猫”的游击战术,还有多少生存空间?你今天挖的工事,可能明天就被卫星拍下来,然后一颗精确制导炸弹就顺着网线“快递”上门了。你的部队想在丛林里集结,天上的合成孔径雷达穿透树叶就能感知到金属和人员的密度。 说白了,当年的越南能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军“看不见、找不到、打不着”。而现代战争,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看见”的问题。在一个几乎没有秘密可言的战场上,想靠“躲”来取胜,太难了。 打仗打的是什么?说到底是钱,是综合国力。 咱们看看今天的越南。自打“革新开放”以来,越南经济确实跑得很快,被称为“亚洲新虎”。特别是近几年,承接了不少从我们中国转移出去的产业链,电子产品、纺织品出口搞得风生水起。根据世界银行去年的数据,越南的GDP增速预计能维持在6%以上,这在全球经济普遍疲软的大背景下,相当亮眼。 但是,这繁荣背后有一个巨大的“命门”:越南经济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极深。 咱们拿数据说话。就说2024年,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是谁?依然是中国,双边贸易额超过了2000亿美元。越南需要的原材料、机械设备、电子元件,大量从中国进口;组装好的产品,又大量出口到美国、欧洲和中国。 这意味着什么?越南的经济命脉,深度嵌入了全球产业链,而这个链条的两端,恰恰是它可能要面对的超级大国。一旦开战,都不需要动用航母,只要对越南进行海上封锁,切断它的进出口贸易通道,会发生什么? 工厂不出一个月就得因为缺少原材料和零部件而停工,港口堆积如山的货物运不出去,外资会恐慌性出逃,越南盾可能一夜之间变成废纸。这种经济上的打击,比任何炸弹都来得更快、更猛烈。 当年的北越为什么能扛住?因为它是个自给自足的农业国,经济上跟外界基本绝缘。而且,背后还有中国和苏联不计成本地输血。现在呢?越南引以为傲的制造业,恰恰成了它在战争中最脆弱的一环。 聊到这儿,肯定有朋友会说,越南现在很聪明啊,搞“竹子外交”,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 确实如此。越南的外交政策,就像竹子一样,根基稳固,但杆身又非常灵活。2023年美国总统拜登访问河内,美越关系直接提升到了最高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转过头,越南和中国的关系也一直维持在高水平。武器方面,也开始多元化,一边继续用着俄系的装备,一边又向美国、以色列、印度示好,希望能买到更先进的武器,比如传说中的F-16战斗机和“布拉莫斯”导弹。 这种做法在和平时期,无疑是给越南带来了巨大的战略红利。但如果真的爆发冲突,这种“灵活”还能奏效吗? 所谓的“伙伴关系”,不是军事同盟。美国提升与越南的关系,更多是出于地缘战略的考量,希望在第一岛链上多一个可以合作的点。但这不代表美国会为了越南,真的和一个势均力敌的超级大国硬碰硬。条约,才是军事同盟的基石,而越南和任何一个大国之间,都没有这种级别的防务条约。 现代战争,是一场体系的对抗。比的是你的卫星网络、你的芯片算力、你的AI算法、你的工业制造能力、你的金融稳定能力。它不完全取决于一两件先进武器,更不取决于士兵的战斗意志有多强。意志当然重要,但在绝对的技术代差面前,它的作用会被无限削弱。 真正的强大,是既要铭记历史的辉煌,更要看清未来的挑战。对手在变,战争的形态在变,我们自己,更要不断地进化和升级。
不可轻敌!武统台湾的难度远大于俄乌战争很多人拿俄乌战争比武统台湾,以为差不多,
【2评论】【2点赞】
用户10xxx57
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