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安全局: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卫星数据,用于打击乌克兰   首先要明确的是,乌克

天天纪闻 2025-10-06 17:47:06

乌克兰安全局: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卫星数据,用于打击乌克兰   首先要明确的是,乌克兰安全局这番指控本质上是缺乏实证的政治操弄,既不符合中国的外交立场,也与客观事实严重相悖。   咱们不妨从事实层面一层层把这事说透,看看所谓“中国提供卫星数据助俄打击”的说法到底站不站得住脚。   乌克兰安全局代表奥列格·亚历山德罗夫口口声声说“掌握了高规格互动的证据”。   但翻遍乌通社、路透社等所有相关报道,从头到尾没见他们拿出过任何能被验证的实质性证据——既没有具体的卫星数据传输记录,没有涉及的中方机构名称,也没有数据如何转化为打击坐标的技术链条说明。   这种“只喊指控不给证据”的套路,让人很容易想起当年美国用“洗衣粉”栽赃伊拉克拥有化武的闹剧,本质上都是为了服务自身政治目的的舆论炒作。   更关键的是,这种指控完全无视了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一贯立场。中国自始至终坚持中立劝和,多次明确表示绝不向冲突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或军事相关情报,这一点外交部已经反复强调过无数次。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此前的表态其实已经把逻辑说透了:“若中国真的向俄罗斯提供军援或情报支持,战场局势绝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这话不是空话,要知道中国拥有全球第二大卫星网络,但这些卫星的运营和数据分发有着极其严格的法律规范,根本不可能随意用于军事打击。   中国对商业遥感卫星数据的管理有多严格?仅从公开的监管规则就能看明白:民用卫星的研制、发射都得经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和国防科工局核准,地面接收站建设也需要国家发改委审批,连卫星测控用的无线电频率都得工信部统一协调。   数据分发更是分级管控,能用于精准侦察的高分辨率数据(比如光学分辨率优于0.5米、微波分辨率优于1米的)都属于涉密范畴,申请使用得具备保密资质,还得详细说明用途。   境外机构要获取这类数据,必须经国防科工局专门批准,而且只能拿到其本国范围内的数据,中国管辖海域的遥感数据未经许可绝不能向境外提供。   更别提分辨率高于10米的影像提供给客户时,机构还得登记客户信息、用途,每半年向测绘部门备案。这样一套严密的监管体系下,所谓“向俄罗斯提供打击用卫星数据”根本无从谈起。   反观乌克兰自己,倒是一直在使用北约的卫星侦察数据,而北约宣称这“不算参战”。   这种双重标准本身就很耐人寻味。要知道美国给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已经达到1000亿美元,包括“海马斯”火箭炮、M1A1主战坦克这些重型装备。   北约的卫星数据更是直接支撑乌军的战场行动,但乌克兰和西方对此绝口不提“参战”,反而盯着中国无中生有,本质上就是想把中国拖入冲突漩涡,以此向西方换取更多支持。   这种操作早有先例,之前乌克兰就曾多次炒作“中国向俄供应无人机零部件”,甚至制裁深圳的中企,但始终拿不出任何证据,最后都不了了之。   说到底,乌克兰现在的指控更多是内部压力下的无奈之举。冲突久拖不决,前线进展不顺,国内民生压力剧增,这种时候制造“外部威胁”转移视线,成了常见的政治手段。   但国际社会看得很清楚,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都呼吁各方避免加剧紧张,不少西方舆论也质疑乌方“只指控不举证”的做法是政治操弄。中国的立场从来没变过,劝和促谈、推动停火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这和那些动辄军援、拱火的行为有着本质区别。   其实判断这事真假很简单:如果中国真的像乌方说的那样提供卫星数据,以中国的技术能力,俄军的打击效率绝不会是现在这样,战场态势早就彻底改变了。耿爽的那句话戳破了所有谎言,而乌方拿不出证据的指控,不过是又一场自导自演的政治闹剧罢了。   中国不会被这种无端抹黑带偏节奏,该劝和促谈还会继续,该守的中立底线也绝不会破。

0 阅读:1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