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克兰10月5日遭俄军大规模打击后, 泽连斯基猛烈抨击西方态度。指责西方对乌克兰遭受的袭击毫无反应。 泽连斯基说:“正因为如此,普京才会这么做,他简直是在嘲笑西方,嘲笑其沉默和缺乏有力的回应措施。俄罗斯公然试图摧毁我们的民用基础设施——而世界却没有任何实际反应。” 西方真的没反应吗?表面看似乎有,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当天就跳出来骂俄罗斯是“失败者的报复”,说要搞新一轮制裁;摩尔多瓦总统桑杜也跟着呼吁增加援助。 但这些话在乌克兰的废墟面前,轻得像一层纸。泽连斯基要的不是“谴责套餐”,是能拦住导弹的防空系统、能修复电网的设备、能堵住武器零件漏洞的强硬制裁,可这些“实际反应”一个都没等来。 更讽刺的是,就在袭击前四天,欧盟27国领导人刚在哥本哈根开了四个小时的会,吵到最后连个新的援乌计划都没定出来。 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坚决反对动用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援乌,比利时怕本国银行吃官司迟迟不肯松口,法国和德国则顾虑动了俄资产会影响欧元地位,眼睁睁看着近2000亿欧元的俄资产躺在欧洲银行里生利息,却不肯拿出来帮乌克兰修发电站。 这种“光喊不练”的态度,早被普京摸得透透的。去年冬天俄军炸电网时,西方就因为能源危机吵成一团,最后只给了些零星的发电机;今年夏季俄军在前线没占到便宜,转而炸民用设施,果然又看到了熟悉的分裂场景。 泽连斯基戳破了真相:“他们的沉默不是中立,是纵容。” 当乌克兰防空部队因为弹药不足眼睁睁看着导弹击中居民区时,西方还在为“无人机墙该建在东欧还是南欧”争论——冯德莱恩要把三分之二预算拨给东线,希腊和意大利却跳出来喊“地中海安全更重要”,硬是把防务计划拖成了扯皮大会。 这种内耗传到莫斯科,普京自然有恃无恐,毕竟连欧盟自己都承认,27国一致同意的规则不改,下次遇到分歧还是会陷入僵局。 更让乌克兰寒心的是,西方对俄制裁的“漏洞”大到能开坦克。泽连斯基点名的那些无人机零件,本应该被出口管制堵死,可现实是瑞士的芯片、日本的传感器照样能流进俄罗斯军工体系。 不是管不住,是不想真管——德国车企怕失去俄市场,美国一些企业偷偷通过第三国转口,荷兰的半导体厂商更是以“民用零件”为借口继续供货。这些所谓的“民主国家”,一边标榜支持乌克兰的“自由”,一边盘算着战争财,这种双重标准比沉默更伤人。 有人说后来西方给了巨额援助,可那都是泽连斯基骂出来的。10月9日他带着一身硝烟味跑遍欧洲,从克罗地亚到德国,用乌克兰的苦难换来了德国20亿欧元的防空系统、荷兰104亿欧元的军事援助,还有七国集团300亿美元的贷款承诺。 但这些援助要到年底甚至明年才能到位,而10月5日那天在废墟里死去的平民,再也等不到了。 北约秘书长吕特后来呼吁盟友“不要理会俄核威胁”,可在袭击发生的关键时刻,北约的防空雷达没多转一圈,成员国的防空导弹也没提前部署到乌克兰边境——所谓的“坚定支持”,在导弹落下的那一刻显得无比苍白。 要知道,2024年乌克兰的国防支出要靠美欧援助填补60%的缺口,可这些援助往往“迟到半拍”。俄军都用上了含西方零件的无人机炸电网了,西方的出口管制才慢悠悠地补漏洞; 乌克兰的供暖管道都炸断了,欧盟的能源修复资金还在走审批流程。泽连斯基的愤怒本质上是绝望的呐喊:当一个国家的百姓在寒冷和黑暗中等死时,西方的“反应”却卡在了会议议程和利益算计里。 普京的嘲笑不是没有道理。他亲眼看到欧盟为了“不激怒俄罗斯”,连乌克兰入盟谈判都能无限搁置;看到美国国会为了援乌资金吵得不可开交;看到那些号称“挺乌”的国家,一边给乌克兰送炮弹,一边偷偷和俄罗斯做贸易。 这种“半心半意”的支持,恰恰给了俄军持续打击的底气——反正炸了也不会有即时的强硬反制,顶多是几句无关痛痒的谴责。 乌克兰人要的从来不是西方“哭丧”,而是实实在在的保护。当利沃夫的母亲抱着受伤的孩子在急诊室外哭求时,她需要的是能拦截导弹的IRIS-T防空系统,不是卡拉斯的声明;当克里沃伊罗格的居民在黑暗中点燃蜡烛时,他们需要的是快速到位的修复设备,不是欧盟峰会的“下次再议”。 泽连斯基骂的不是西方没给钱,是骂他们在人命关天的时刻,把政治算计放在了乌克兰人的生存之上。 这种冷漠,比俄军的导弹更让人心寒,也难怪他会说“世界的真实反应为零”——毕竟在废墟面前,所有迟来的援助和空洞的谴责,都弥补不了已经逝去的生命和被摧毁的家园。
在乌克兰10月5日遭俄军大规模打击后, 泽连斯基猛烈抨击西方态度。指责西方对
天天纪闻
2025-10-06 17:47:05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