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这次真的要起飞了?当大陆对美国产品加征34%关税时,香港却逆势而为,继续对美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10-04 15:51:34

香港这次真的要起飞了?当大陆对美国产品加征34%关税时,香港却逆势而为,继续对美国产品保持零关税!这波操作直接让香港成了中美贸易战的免税天堂,有人甚至调侃:去香港买美国货,比在大陆直接买还便宜,连运费都省了!   香港的免税政策到底有多厉害?就拿iPhone 16 Pro Max来说吧,在美国售价因34%关税飙升至2300美元,而香港仅售1748美元,价差高达24%。   换成人民币一看更明白,国行256GB版本标价9999元,香港同款折算下来还不到1.2万元,要是赶上商场做活动,价格优势更明显。   也难怪有人专门买张高铁票跑趟香港购机,算下来比在大陆买还划算,这笔账谁都会算。   不光是手机,美国二线品牌蔻兹的包袋价差更吓人,一款LEGA-CY系列的拼色真皮大手袋,美国官网卖298美元,折合人民币大概1860元,大陆官网直接标到3800元,差价直接翻了一倍还多;   而香港的售价基本跟美国本土持平,比大陆便宜快一半,平时舍不得下手的款式,到香港买相当于打了五折,换谁都得犹豫着要不要多带一个。   就连常喝的星巴克美式咖啡,大陆价都比美国贵了快七成,在香港买却跟美国差不多——喝杯咖啡都能省点钱,这种小优势积少成多,也让香港的吸引力多了几分。   其实香港这零关税不是临时想出来的招,《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里早就写明白了,香港保持自由港地位,除了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况,根本不征收关税。   而且香港是单独的关税地区,能以“中国香港”的身份参加国际贸易协定,这种制度上的优势,是天生的底气。   之前美国对香港产品加了54%的累计关税,还取消了包裹“小额豁免”政策,可香港对美国商品的零关税照样没动——就因为这份坚持,反而吸引了更多人来这儿买东西。   有数据统计过,中国内地奢侈品价格平均比香港高45%,比美国高51%,也就是说不管是香奈儿的包包还是普拉达的服饰,在香港入手都能省下不少钱,也难怪有人说“香港的商场比免税店还香”,这话一点不假。   贸易战里的物流成本,更是让香港的优势再添一把火。   现在上海到洛杉矶的40尺货柜运费,已经跌到了1220美元,都低于多数船公司的成本线了,美国商品运到香港的物流成本本就不高,再加上香港港口周转效率高,货物从到港到摆上货架,比别的地方快了近三分之一。   更关键的是2024年底入境政策调整后,大家从香港带自用物品回大陆,免税额度提高到了12000元,只要不超过这个数,就不用额外缴税,等于把“免税额度”直接递到了手上。   要是从美国直邮,不仅要花不少国际运费,超过2000元还得补关税,这么一算,直接去香港买反而更省钱——也难怪最近跨境代购都往香港跑,毕竟谁都不想跟钱过不去。   而且香港可不只是“购物天堂”,作为转口港,它在中美贸易间的枢纽作用,在贸易战里更凸显出来了。   2020年就算受贸易纠纷影响,香港产品卖到美国还是涨了33.8%,虽说49亿港元的输美货值只占香港GDP的0.18%,但经香港转口的中美商品规模,那可是大得很。   美国企业想进中国这个大市场,绕不开香港;咱们大陆消费者想买便宜的美国货,香港也是最好的选择。   加上CEPA协议框架下,内地和香港累计的货物关税优惠已经超过102亿元,服务贸易开放也让两地流通更顺畅,没了那么多堵点,美国商品通过香港进入内地的渠道更顺,价格自然也更有竞争力。   这种优势还在慢慢发酵,不光个人消费者往香港跑,不少企业也开始通过香港采购美国的设备和原材料。   有家珠三角的电子厂就说,以前从美国直接进口芯片,要缴34%的关税,现在通过香港中转,零关税再加上便宜的物流费,单批货物就能省几十万——对企业来说,这可不是小数目,长期下来能省不少成本。   香港岭南大学的研究也显示,就算美国取消对香港的特殊关税地位,对香港本土贸易影响也不大,反而会推着香港多和亚洲新兴市场合作,这种抗风险的能力,让它在贸易战里更稳。   不管是买手机、买奢侈品,还是企业采购,香港的零关税政策都像个纽带,在中美贸易这个特殊阶段,把价格优势和流通便利紧紧连在一起——所以说,香港这波“要起飞”的势头,是真的藏不住了。

0 阅读:0
朝史暮今天下事

朝史暮今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