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死十四亿人?”美国驻日大使竟然曾公开威胁中国:如果中国不按美国的意愿行事,不向西方低头,就要通过制裁中国的粮食和能源,让十四亿人陷入饥荒。 伊曼纽尔觉得中国14亿人吃饭得靠进口粮食,70%石油得从海上运,美国只要卡住马六甲海峡,就能让中国没饭吃,能说出这种话的人,智商也高不到哪去。 他压根没搞明白中国的粮食到底是怎么来的。2024年中国粮食产量已经站上1.4万亿斤的新台阶,这数可不小,摊到14亿多人头上,每个人一年能分到500公斤粮食,换算成平时吃的米面,够管饱还能有点富余,比世界平均水平都高,远超国际上说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这产量不是撞大运来的,是连续九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后才突破的,背后全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打实的硬支撑。 光说产量可能不够直观,咱再算笔自给自足的家底账。中国小麦、水稻、玉米这三大主粮,自给率早就能稳定在99%以上,2024年玉米产量就有2.8亿吨,基本能满足国内喂猪喂鸡的饲料粮需求,这意思就是咱饭碗里装的,基本都是自己种出来的。 至于说粮食进口,每年1.5亿吨里,差不多有1亿吨是大豆,主要用来榨油、做蛋白饲料,根本不是人直接吃的口粮,而且这种大豆在国际市场上能换着地方买,就算不买美国的,从巴西、阿根廷这些地方也能补上。 国家发改委早说过,就算完全不买美国粮食,对国内供应也没啥影响。更关键的是储备粮,中国的粮食储备体系早建好了,加上每年都丰产,就算遇上旱涝这种极端情况,也能稳稳托住供应的底。 这两年全球粮食安全形势够紧张了吧?2023年全球有7.33亿人面临饥饿,3.09亿人遭遇突发性粮食不安全,可中国不光自己稳住了,还能帮别人。 通过南南合作那个平台,中国把水稻种植技术带到了西非,帮当地农户解决产量低的问题,就一个水稻价值链项目,都惠及了1100多位农户。 要是真靠进口吃饭,哪还有力气帮别人?伊曼纽尔大概没听过“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句话,不然也不会犯这种把饲料粮和人吃的口粮搅一块儿的低级错。 能源方面的算盘,他同样打错了。确实2023年有3.2亿吨进口石油经过马六甲海峡,但这绝不等于中国的能源通道就捏在别人手里。 你看那中哈原油管道,每天能输200万桶原油;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一年能输380亿立方米,以后还要增到440亿立方米;更别说中俄原油管道二线都投产了,每年能多运1500万吨俄罗斯原油——这些陆路通道早把“马六甲困局”的口子撕开了。 而且中国进口能源,从来不是只靠某几个国家,全球好几个产油国都是稳定供应商,想靠一条海峡就卡脖子,根本不现实。 再说说能源自给的底气,中国能源自给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原油年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天然气每年都能多产百亿立方米,煤炭储量更是足得很。 这些传统能源打底,可再生能源还在使劲补位,现在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快占到总装机的60%了,形成了煤、油、气、核和新能源一起发力的格局。 战略石油储备也不是十几年前的水平了,2019年就够80天消费,如今三期储备工程还在推进,离90天的目标越来越近,就算短期进口断了,储备油也能顶上去缓冲。 美国能源在咱们进口里占比本来就低,2024年统计显示,那些进口量占国内消费比重微乎其微,就算停购也掀不起啥波澜。 伊曼纽尔怕不是把二十年前的中国挪到现在来了,那时候石油进口依存度才35%,粮食产量还没突破1.3万亿斤,现在早不是一个量级了。 中国搞了这么多年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粮食连续二十一年丰产,就是为了把主动权攥在自己手里。这种把中国当成百年前那个任人拿捏的国家的认知,别说战略眼光了,连基本的信息更新都没做到。 真要动起手来,先慌的恐怕是那些指望中国市场的粮食和能源出口国,毕竟14亿人的需求摆在这儿,不是谁想断就能断,更不是谁想卡就能卡得住的。
“饿死十四亿人?”美国驻日大使竟然曾公开威胁中国:如果中国不按美国的意愿行事,不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10-04 13:51:3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