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杀了魏忠贤不久,大明朝就垮了?很简单的道理。给魏忠贤一百万军费,他会吞掉四

芸霄记史 2025-09-20 17:42:27

为什么杀了魏忠贤不久,大明朝就垮了?很简单的道理。给魏忠贤一百万军费,他会吞掉四十万,但会把剩下的六十万送到前线。因为他清楚,自己再贪更多,士兵没饭吃,军队就打不了仗。可要是把这笔钱交到东林党手里,他们能给你贪走九十万,真正用在军队的微乎其微。兵没钱没粮,还能指望他们拼命吗?     明朝的垮塌,不在于清军有多强,而在于内部的彻底烂掉。   魏忠贤虽然是个大太监,也干了不少坏事,但他至少懂得一个规矩:只要让兵有饭吃,就还能挡住敌人。   东林党人一上位,自诩清流,却一切都流于表面,他们要“清廉”,却管不好钱,军饷在层层盘剥中消失不见,流到边关时连零头都凑不齐。     结果,守边的士兵整月领不到一文钱,锦州的将士饿到连草根树皮都被嚼光,盔甲卖掉换粮食,等敌人杀上门时,兵已经瘫在地上了。   当时山海关的军队十三个月没见到饷银,这样的军队,还能打仗吗?有的将士干脆放下武器,直接投降。   更严重的是,不少成建制的部队把武器带着,跑去投靠李自成的农民军,打仗的本钱,都成了起义军的装备。     与此同时,百姓也被逼到绝路上,明末的税收几乎全砸在最穷的农民头上,富得流油的地主士绅却大量免税。   1640年大旱,北方饿殍遍地,朝廷不但没减负,还继续加税,陕西的高迎祥就是这样被逼得揭竿而起的。   几乎所有的农民起义军背后,都是填不饱肚子的百姓,朝廷自己点燃了火药桶。     而在皇宫里,年轻的崇祯日夜批阅奏折,努力想扭转局面,他比任何一个明末皇帝都勤政,却缺少解决危局的能力。   他铲除了魏忠贤,以为去掉宦官专权,江山就能恢复清明,他没看到的是,魏忠贤虽然坏,但他在朝堂内外维持了一种脆弱的平衡,大太监死了,朝廷立刻陷入党争,文官集团互相倾轧,根本没有人考虑国事。     最后的结果就是,北京沦陷时,崇祯想让大臣们筹钱守城,可群臣冷眼旁观,一个个把家底死死捂住,守军半年没饷,早就没有斗志,干脆把城门打开迎降,崇祯纵然痛哭,却已无力回天。     大明的崩塌,本质不是因为魏忠贤多坏,而是因为他消失之后,那根维持平衡的柱子被拔掉了,取而代之的是更虚伪、更无能的统治。   崇祯没有能力重新搭建秩序,加上饥荒与强敌,276年的大明王朝走向最后一步。 参考信源:西部文明播报——为什么刚杀了魏忠贤,大明朝就垮了?原因很简单,魏忠贤不讲理

0 阅读:291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