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开始“卖惨”了!《纽约时报》报道称:“中国全面停止购买美国大豆,这个决定给北达科他州的农民带来了毁灭性打击,除非中国同意在贸易协议中恢复采购,否则依赖中国市场的农民将面临惨重损失。” 美国对中国可以随便征收关税,我们就什么都不能做?现在“卖惨”也没有用了。 曾几何时,中国是美国大豆出口最大的客户,占据了美国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但进入2025年后,情况完全变了。 美国农民发现,今年他们没有接到中国的新订单,以往忙碌而充实的季节,现在冷冷清清。 数据显示,仅在上半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份额已经掉到35%,第二季度更是出现环比大跌八成以上,同比锐减三分之二,几乎接近停滞。 大量美国大豆没人要,货仓越堆越多,滞销已经成为全美农业带普遍的难题。 对于美国农民来说,最要命的并不是订单减少,而是价格和成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大豆的售价在三年间跌了足足四成,而贷款利率和生产成本却不断抬升。 这种两头挤压,让利润被压得所剩无几,农场主们心里都清楚,如果价格不出现明显回升,明年可能就是亏本收场。 更糟糕的是,农业的低迷正通过连锁反应,波及运输、制造业甚至农村社区的大量就业岗位。 可以看到,美国农业相关企业的破产申请已经攀升至五年来的最高点,大豆本是普通农产品,如今却影响着整个美国乡村经济。 那究竟是为什么我们不买美国大豆了呢?2025年以来两国关系紧张加剧,美国对中国产品频繁加税,中国也果断采取了反制措施,在农产品上加征关税。 结果就是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彻底失去了价格优势。实际上,中国减少采购美国大豆并非单纯的报复,而是战略性的调整。 中国的需求量巨大,主要用于榨油和豆粕饲料,而这种高度依赖进口的现实迫使中国不能只依靠单一国家。 因此,中国早就在推动大豆供应的多元化,减少对美国的依赖,是基于粮食安全的长远考虑,在此背景下,中国转向南美市场,尤其是巴西。 2025年上半年,巴西已经成为绝对主力,占据了中国大豆进口总量的七成以上。 巴西能取代美国,并不是意外,2024至2025年度,巴西迎来创纪录的丰收,产量极为充足。 更关键的是,巴西大豆价格比美国低,同时收获期和北美错开,正好满足中国全年采购的需求,这种互补性和稳定性,美国根本竞争不过。 除巴西之外,阿根廷和乌拉圭也迅速进入中国市场,预计明后两年,中国将从这两个国家进口上千万吨大豆,与此同时,中国还在加大对南美农业和物流设施的投资,保障长期稳定的供应。 美国的“卖惨”报道,更多是一种无奈表态,面对现实,美国很难再依靠情绪化宣传来改变局面。 大豆问题折射出的,是全球农产品市场新的秩序,而中国在这一秩序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主导作用。
美国财长贝森特对着镜头表示:“中国是现代世界历史上没见过的国家”,一句话,无数人
【17评论】【20点赞】
用户10xxx07
这事儿,要不你们问问自己的总统特朗普?大豆出口何时能靠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