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国华人表示,如果中国无人机,足够先进,为什么在战场上打下来的,大多数都是中

芸霄记史 2025-09-20 18:42:29

一位美国华人表示,如果中国无人机,足够先进,为什么在战场上打下来的,大多数都是中国无人机,而很少看到其他国家的? 恐怕这位华人还不知道,现如今世界上绝大多数战场当中,使用的改装型无人机,大多数都是使用,中国民用无人机改装的。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先进与否,而是用得多,中国无人机在全球的民用市场几乎占到七成份额,从农田喷洒农药到物流运输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这种覆盖率直接带来了一个结果:在战场上需要低成本装备的时候,民用无人机就成了第一选择,因为买得到,也改得快,改完还能立刻投入实战,有多少被用上,就会有多少被打下来。     一个典型案例就是俄乌战场,乌克兰曾经发动过一次代号“蛛网”的行动,单次出动了一百多架自杀式无人机,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国的民用四轴机改装而成。   它们单价不到一万美元,但最后竟然换掉了价值数亿美元的图-95战略轰炸机,就算途中一大半无人机被击落,这样的交换比仍然稳赚。     俄罗斯也同样在大规模使用改装无人机,他们所谓的“闪电”无人机,其实也是在中国机型上加装战斗部的产品。   今年在克拉马托尔斯克地区,俄军仅一周就利用这种无人机发动了几十次攻击,目标直接指向乌军的后勤补给。   随着改装技术不断完善,这些民用平台改造出的攻击机航程已经扩大到二十公里以上,哪怕只是载一分钟,敌方装甲运兵车就可能立即遭遇袭击。     在长达一千多公里的前线,每天有数千架无人机被消耗,大多数的来源依旧是中国民用机,这种密度下被击落的数量自然庞大。   换句话说,越多人用,越容易被打下,而这和所谓“先进不先进”没有半点关系。     对比之下,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情况完全不同,他们当然有先进的军用无人机,可这些都是高成本装备,每一架都价值不菲。   美军虽然在扩充无人机数量,但他们不可能像俄乌两方那样,把这些昂贵装备当成一次性消耗品,在战场上铺天盖地投放,使用得少,自然被击落的画面也少。     因此,外界看到的“打下来最多的几乎都是中国无人机”,其实反映的不是技术差距,而是使用场景彻底不同。    现在战场上的逻辑不是“谁的技术更先进”,而是谁能用更便宜的方式不断消耗对手。   中国民用无人机正好满足了这样的需求,以低成本反复被投入,让它们成为现代低强度战争中最常见的装备之一,但这并不是我们的本意,我们也难以制止。 参考信源:乌克兰购买中国无人机?外交部回应——文汇网  

0 阅读:1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