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日本电视台直播中称:“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不要忘记南京大屠杀”的NHK中国主播

优优谈过去 2025-09-08 10:40:48

曾在日本电视台直播中称:“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不要忘记南京大屠杀”的NHK中国主播,被判赔1100万元![凝视] 2024年8月19日,日本NHK电视台的中文新闻直播间里,一场原本普通的新闻播报,因为22秒的脱稿发言,改变了一位中国籍主播的命运。 胡越,48岁,在NHK工作了22年,这天他拿到的新闻稿是关于靖国神社遭涂鸦的报道,但稿件中删去了涂鸦内容“军国主义去死”等关键词汇,只将事件定义为“不雅新闻”。 播报前,胡越向责任编辑提出修改建议,希望还原事实全貌,编辑部门拒绝了他的要求,并要求他按稿播报。 直播开始后,胡越做出了改变他职业生涯的决定,他先补充了被删除的“军国主义去死”内容,随后明确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接下来的22秒里,他用英语呼吁国际社会不要忘记南京大屠杀、慰安妇和731部队的历史罪行。 两天后,胡越被解除劳动合同,NHK展开内部整顿,包括会长在内的多名高管退还部分薪酬,国际广播总监被降薪处分,日本总务省对NHK发出行政指导。 NHK随后将中文新闻播报全部改为人工智能语音,完全避免了人工主播可能带来的“风险”。 2025年9月1日,东京地方法院判决胡越向NHK支付1100万日元赔偿金,约合人民币54万元,法院认定他的发言妨碍了NHK国际广播业务并损害其信用。 胡越已回到中国,没有对诉讼提交书面材料,他在微博上写道:“与历史为敌者,和屠杀者同罪,反省历史,方有未来。” 这起事件背后涉及多个层面的问题,NHK虽然宣称保持编辑独立,但其国际广播项目接受政府补贴,在报道敏感话题时有特定立场。 胡越作为外包公司派遣员工,在NHK工作22年,对播报规则和编辑流程非常熟悉,他的选择显然经过深思熟虑。 据环球人物杂志报道,胡越1976年出生于黑龙江,曾在日本留学并获得博士学位,2002年开始在NHK从事广播和翻译工作,主要负责中文节目。 事件发生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这是基于历史和法理的客观事实。 日本方面,NHK在事后声明中强调将加强内容管理,确保播报内容符合编辑方针,这种表态反映出媒体机构在处理历史和领土问题时的立场。 胡越事件也引发了关于跨国媒体工作者身份认同的讨论,在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在他国媒体机构工作,当职业要求与个人信念发生冲突时,如何选择成为现实难题。 一些在日华人表示理解胡越的选择,认为在历史问题上应该坚持原则,也有人认为,既然选择在特定机构工作,就应该遵守其规则。 东京地方法院的判决基于劳动合同和职业规范,胡越作为NHK的外包员工,其行为被认定违反了劳动契约。 1100万日元的赔偿金额在日本劳动纠纷中属于较高水平,反映出法院对此事的严肃态度。 这起事件对其他跨国工作者也有警示意义,在接受海外媒体工作前,需要充分了解机构在敏感问题上的立场和底线。 如果存在根本性的价值观冲突,或许在入职前就应该慎重考虑,而不是在关键时刻做出可能违反契约的举动。 胡越的22秒发言,让人思考媒体责任、历史认知和个人选择之间的复杂关系,在信息传播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这些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NHK改用AI播报的做法,从技术角度解决了“人为因素”的问题,但也引发了关于新闻播报中人的价值和作用的讨论。 对于胡越个人而言,失去工作和面临巨额赔偿无疑是沉重代价。但他的选择也得到了许多人的理解和支持。 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在报道历史和政治敏感话题时的立场选择,直接影响公众的认知,这种影响力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胡越事件已经过去,但它引发的思考仍在继续,在你看来,当个人信念与职业要求发生冲突时,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如果你是胡越,会做出同样的决定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信源: 在日本电视直播时呼吁“勿忘南京大屠杀”!NHK前中国籍员工被判赔约54万元,因回国暂未上诉——大河报

0 阅读:0
优优谈过去

优优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