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7000多名士兵从地道蜂拥而出,全面接收加沙,清除叛徒,以色列数百亿美元弹药爆炸了,哈马斯生存能力让世界震惊。 一场战争的高潮,不是在天上飞的战机里,而是在地底下几十米的黑暗隧道中悄悄酝酿。 就在全球都以为哈马斯被打得七零八落、加沙已成废墟时,7000多名哈马斯士兵突然从地道中蜂拥而出,像是从地下“长”出来的一支军队,迅速接管街头、设岗检查、控制市政。 哈马斯的生存能力,出乎所有人意料。 事情发生得非常突然,加沙北部本来被以色列部队控制,战后也有外界认为哈马斯已“元气大伤”。 但伴随着一连串地道口的开启,哈马斯武装分子像潮水一样喷涌而出,他们训练有素,快速建立了路障、设立检查站、控制居民区。 不夸张地说,整个加沙像是被“瞬间接管”。 这次出动的哈马斯武装人员超过7000人,分批次从地下通道现身,行动时间集中在凌晨4点到上午7点之间。 这种“突然出现”的背后,是一个被低估的地下帝国。 哈马斯的隧道系统不是新鲜事,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看似“土办法”的地底网络,早已进化成战略级别的军事设施。 哈马斯的某些主干道隧道深达70米,混凝土加固、通风系统、电缆布线、武器库、休息舱一应俱全。 有的隧道口隐藏在民房、井盖甚至清真寺地下,一旦进入,内部就像迷宫一样四通八达。 早在2022年,以色列军方就曾发现一条“从加沙直通以色列”的地下通道,宽敞到能开小摩托。 不仅能藏人,这些隧道还能藏粮,2013年一条被炸毁的通道中发现了800吨混凝土、数百箱罐头、弹药和应急药品。 这说明,哈马斯早就为“长期抗战”做了准备,不打正面战,而是打“地下持久战”。 面对哈马斯这套“地底战术”,以色列的反应是:炸。 用什么炸?美国2023年刚刚提供的GBU-72钻地炸弹,一发能穿透30米地表,问题是,哈马斯的隧道不是直来直去,而是分支密布、口子藏得极深。 以色列国防部曾多次出动F-35进行精确打击,用掉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高精尖弹药。 但结果呢?通道炸塌了入口,主干道却完好无损,就像你堵了一个地铁站,但整条地铁网络还在运行。 这套“你打我表面,我藏我底层”的战术,让耗费巨资的以色列军队陷入了“炸了个寂寞”的困局。 哈马斯的这次反攻,不只是军事上的“复活”,更是一次政治上的大整顿。 冲出地道后不久,哈马斯开始“清理门户”。 据BBC报道,加沙南部达格马什家族的15名成员被处决,原因是“为以色列提供情报”。 这场大清洗来得迅猛而果决,展现出哈马斯对内部背叛零容忍的态度。 过去几年,哈马斯在加沙的情报网络屡遭破坏,不少高级指挥官被定点清除。 这次清除叛徒,不只是防止情报继续泄露,更是对加沙普通民众的一种“威慑”:谁敢动摇政权,就得付出代价。 随后,哈马斯任命了五名旅级指挥官为加沙各区的“州长”,开始全面接管社会管理、资源分配乃至教育和医疗。 这不仅是军事胜利,更是政权重建。 哈马斯的“地下帝国”,早就引起外界关注。 有分析指出,他们的隧道结构与黎巴嫩真主党在南部使用的战壕极为类似,而真主党又被认为接受过朝鲜的“工程技术”指导。 以色列军方2014年曾在一条隧道中发现了与朝鲜构造几乎完全一致的支撑结构和通信管线。 虽然没有确凿证据指出朝鲜直接援助,但“技术转移”这件事,在战争中从来不是秘密。 中东多个武装组织之间有地下工程的“协作网络”,互相分享结构图纸、施工技巧甚至混凝土配方。 在这种技术支持下,哈马斯不仅藏得住人、藏得住枪,还藏得住“未来”。 很多人以为哈马斯被打得东倒西歪,结果却看到他们像地鼠一样钻出来,直接把加沙收回来了。 原因就在于:他们早就准备好了。 他们的隧道里有食物、有水、有医疗用品,就连电力都有备用电池,能撑上几个月没问题。 这种“地下生存模式”,打的根本不是一天两天的仗,而是十年二十年的对抗。 更重要的是,这次冲出地道的很多士兵,脸上稚气未脱,说明哈马斯的“新生代”已经补位。 他们懂社交媒体、懂心理战,比上一代更难对付。 西方媒体曾多次宣称哈马斯“元气大伤”,但现实却狠狠打了脸,这不仅是战术上的误判,更是对战略韧性的低估。 7000名哈马斯士兵从地道冲出、接管加沙、清除叛徒、稳住政权,这不只是一次反攻,而是一种“地下生存哲学”的胜利。 地下战争、非对称对抗、信息战与心理战,正在重新定义冲突的规则,或许加沙的未来,终究得由巴勒斯坦人自己说了算。 信息来源:环球网 2025-10-12、财经头条
哈马斯7000多名士兵从地道蜂拥而出,全面接收加沙,清除叛徒,以色列数百亿美元弹
老阿七说史
2025-10-15 16:46: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