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这回是真把 “数字边境” 的事儿敲定了。 当地时间 10 月 13 日,欧盟正式宣布在申根区启动全新的数字边境管理系统,说白了就是把以前人工查护照、盖章的边检流程,全改成电子化登记,所有短期入境的非欧盟公民,都得先过这道数字安检才能进申根区。 这系统有个官方名字叫 “出入境系统”,算是欧盟边境管控改革的头一步大动作。以前去申根国,边检工作人员得拿着护照翻来覆去核对信息,再盖个入境章,遇上客流高峰能排老长的队。 现在这套流程彻底变了,非欧盟公民第一次进申根区,得去指定的柜台做电子登记,除了护照信息,还得录指纹、拍面部图像这些生物特征数据。 不过为了省时间,部分信息能提前通过手机 APP 或者机场的自助服务终端提交,等真到了边检口,流程就能快不少。 更方便的是,一旦完成首次登记,之后在申根区内部国家之间走动,只用刷个脸验证身份就行,不用再重复登记了。 但有两类人能免掉这套流程:一类是手里拿着欧盟居住证的,另一类是和欧盟公民有直接家庭关系的,这算是给特殊群体开了个 “绿色通道”。 英国公民的登记流程更灵活,要是打算从多佛尔港坐渡轮、走英法海底隧道,或者坐 “欧洲之星” 列车进欧盟,在英国本土的口岸就能提前完成电子登记,不用到了欧盟这边再折腾。 不过这事儿其实没那么顺利,之前还闹过不少波折。欧盟七年前就定下要搞这套系统了,结果上线时间一推再推。直到去年九月,德国、法国、荷兰这三个国家还联合反对,说系统根本没准备好。 负责运营的中央计算机系统稳定性不够,连全国性的最终测试都没做过,可这三国要承担 40% 的受影响客流,真要是仓促上线,非出乱子不可。 机场和航空公司更是急得跳脚,欧洲国际机场协会的负责人直接说,没经过全面测试就启动,简直是拿整个欧洲航空网络赌运气,搞不好就会大面积瘫痪。 还有人算过账,新系统可能让边境排队时间增加 30%,甚至直接翻倍。 现在欧盟是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分阶段推进。按计划,一些小的申根成员国 10 月 12 号就已经全面用起来了,法国、德国这些客流大的国家,先在部分口岸试水。 之后有六个月的过渡期,到 2026 年 4 月 10 号,所有申根区的入境点都得换成这套新系统,到时候护照盖章就彻底成历史了。 目前申根区一共覆盖 29 个国家,包括 25 个欧盟成员国和冰岛、挪威这些非欧盟国家,到时候这套系统要在所有地方同步落地。 欧盟这么折腾,核心目的还是为了边境安全。以前人工核验容易有疏漏,身份造假、非法滞留的情况时有发生。 现在把指纹、人脸这些生物数据存进数据库,不仅能精准打击身份欺诈,还能实时追踪旅客的出入境时间,谁逾期滞留了一查就知道,相当于给申根区装了个 “电子防火墙”。 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欧盟还打算推 “欧洲旅行信息与授权系统”,有点像美国对免签游客搞的电子授权,以后入境欧盟的审核只会越来越严。 现在虽然系统启动了,但不少人还捏着把汗。英国政府就担心 “欧洲之星” 的乘客在法国海关登记时会耽误时间,影响列车运行。 航空公司也怕旅客没提前弄明白登记流程,到了机场才发现没法入境,引发混乱。毕竟申根区每年要接待数千万非欧盟游客,这套新系统能不能扛住压力,还得等过渡期结束才能见分晓。
欧盟,这次真的是“糗”大了,都糗到“姥姥”家了!一场欧盟委员会新闻发布会上,有记
【4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