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2日这天真的成了分水岭,咱常去欧洲玩的朋友再掏出护照,想找那个熟悉的蓝色申根入境章可就找不着了! 欧盟这波突然放大招,直接把沿用了几十年的物理盖章给取代了,取而代之的是要录指纹、扫人脸、数据联网的电子边境管理系统,说白了就是申根区的"电子监控"时代真的来了。 其实这事儿不是欧盟临时起意,早就在筹备了,只不过10月12日正式拉开了序幕。根据新华社和国际在线的消息,当天起申根区已经分阶段启动了这套新系统,专门针对短期过境的非欧盟公民,中国游客自然也在其中。 不过也不是所有申根国家都一步到位,像卢森堡、马耳他这些小成员国当天就全面用上了新系统,而法国、德国这些游客量大的大国,先在巴黎戴高乐、法兰克福这些主要口岸试运营,估计得有6个月的过渡期,到明年4月10日才会彻底取消所有口岸的盖章,全部换成电子登记。 可能有人要问了,这电子登记到底是咋操作的?是不是比以前盖章麻烦多了?其实流程没想象中复杂,但多了几道"科技手续"。 第一次入境申根区的时候,得去专门的柜台,除了递护照,还要把十个手指的指纹都录一遍,脸也得对着摄像头扫一下,这些生物信息会和护照信息绑在一起存进系统里。 不过不是每次入境都这么折腾,后续再进申根区,在内部国家之间转机或者入境,不用再录指纹了,只需要对着自助机扫个脸,系统确认是你本人就行,比以前排队等人工盖章反而可能快一些。 欧盟还挺懂游客怕麻烦的心理,特意留了提前准备的余地。现在能通过专门的手机APP或者机场的自助服务终端,提前把护照信息和行程填好,生物信息也能提前采集,到了边检口直接核验就行,不用到了现场才手忙脚乱填单子。 就连从英国走的游客都有便利,要是从多佛尔港坐渡轮或者从伦敦坐欧洲之星进申根区,在英国的口岸就能先完成电子登记,到了欧洲这边直接过关,省了不少时间。 不过有两类人能逃过这套流程,一类是已经拿到申根区居住证的人,另一类是欧盟公民的直系家属,他们还是按以前的规矩来,不用录指纹扫脸。 咱普通中国游客就没这特例了,不管是跟团游还是自由行,只要是短期签证入境,都得走电子登记的流程。 欧盟花这么大功夫搞这套系统,说白了就是为了加强边境管控。 以前靠人工盖章,谁来了、谁走了、有没有超期滞留,查起来得翻一堆护照,效率低还容易出错,甚至有人用假护照蒙混过关。 现在电子系统一上线,所有入境出境记录都实时联网,29个申根成员国都能共享这些数据,谁的签证有问题、有没有非法滞留的记录,一调系统就清清楚楚,打击身份欺诈和非法移民确实方便多了。 欧盟委员会也说了,这只是申根边境改革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搞个类似美国ESTA的旅行授权系统,以后可能申请申根签证前还得先在线授权。 最让游客关心的除了流程麻烦不麻烦,就是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指纹人脸这些敏感数据存在系统里,会不会被泄露或者滥用? 这些数据只能用来边境管控,不能随便给其他机构用,而且保存时间也有限制,不会一直存在系统里,要是发现数据错了,还能申请更正或者删除,这也是欧盟隐私法规里明确规定的。 现在网上已经有不少去过欧洲的游客聊这事儿了,有人觉得挺可惜的,毕竟护照上的申根章一串盖下来,也是旅行的纪念。 但更多人觉得适应了就好,尤其是经常去欧洲的人,以后不用再担心护照页盖满了要换本,而且提前在线填好信息,入境反而能省点时间。 不过也有人吐槽,刚开始肯定得有适应期,机场工作人员可能得反复指导操作,说不定排队时间会比以前长点,建议大家第一次去的时候多留半小时通关时间。 其实仔细想想,这也是大势所趋,现在全球不少国家都在搞电子边境管理,欧盟不过是把这事儿落地了。从10月12日的实施情况看,像葡萄牙、希腊这些旅游热门小国的口岸已经跑得很顺了,中国游客反馈最多的是"新鲜",对着机器扫脸的时候有点紧张,但操作完发现挺简单。 等到明年4月全面铺开,估计大家也就习惯了没有申根章的欧洲旅行了。毕竟不管是盖章还是电子登记,能顺顺利利入境玩得开心,才是最实在的事儿。
为啥欧洲工资那么低,物价那么贵,还被人吹捧福利高生活好?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