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要小心了!我有预感,有大量印度人要来中国了!9月29日外交部正式回应,咱们为

凡之谈世界 2025-10-05 17:06:09

咱们要小心了!我有预感,有大量印度人要来中国了!9月29日外交部正式回应,咱们为了促进海内外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专门设立了”K字签证”,也就是青年科技人才签证,网友:严防阿三! 这个 K 字签证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是咱们为了拉全球科技人才特意设的,10 月 1 日才正式生效,外交部 9 月 29 号回应也说了,就是为了促进人才交流合作。但为啥大家一下就想到印度人?这和美国那边的政策变动直接挂钩。 美国最近改了 H-1B 签证规矩,新申请人要交 10 万美元费用,这可不是小数目,印度人一下就慌了。 要知道以前每年 70% 以上的 H-1B 签证都被印度人拿走,这本来是他们去美国工作移民的主要路子,现在这条路基本被堵死了。 印度媒体立马就盯上了中国的 K 签证,说这是 H-1B 的替代方案,不用雇主担保,只要是 STEM 专业的人才,自己就能申请,而且入境次数、停留时间都比普通签证灵活,后期甚至能转永居,比美国拿绿卡还快。 印度那边本来科技人才就多,班加罗尔、孟买这些城市,科技人才加起来都超过 50 万了,是全球科技人才最集中的地方之一,他们的 IT 和 AI 领域早就成了跨国公司的研发基地。 美国路走不通,中国又开门迎客,印度的精英人才自然会把目光转过来,连印度的知名主持人都在给观众安利 K 签证,说北京在喊全球年轻人来发展。 但要说 “大量印度人” 要来,先得看这签证不是谁都能拿到的。K 字签证明确要求是境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的 STEM 专业毕业生,要么就是在这些机构做科研教育的青年人才,不是随便一个印度人想申请就能通过的。 咱们国家缺科技人才是真的,就说集成电路行业,2025 年的缺口就有 100 万人,缺口率一半还多,人工智能、生物技术这些领域也急着找人。所以设这个签证,本来就是挑顶尖人才来补咱们的短板,不是来者不拒。 可网友喊 “严防阿三”,顾虑也实实在在,最让人揪心的就是安全问题。之前就有不少先例,在华的印度留学生里,2.1 万人学的都是新能源、智能制造这些硬科技专业,七成能进重点实验室,还拿着全额奖学金,接触的都是核心技术。 有个水声工程实验室的印度学生,直接在装着潜艇声纹分析屏幕的消声水池前自拍,数据全暴露了;西北某航空航天大学的风洞测试数据,被他们当成公开资料写进报告。 印度政府也早有 “中国技术学习计划”,明确说在华留学生是 “重要情报来源”,这些事摆出来,谁能不担心? 还有就业竞争的问题,咱们自己的年轻人找工作已经够卷了。有个在微软干了 7 年的印度工程师想来中国找 CRM 开发的工作,投简历全石沉大海。 网友给他留言说得很实在:不是他能力不行,是国内 IT 圈有 35 岁门槛,每年上百万应届生抢岗位,不少高学历的都去送外卖了,企业雇外籍员工还得额外掏几万块签证费,根本不划算。 K 签证虽然面向科技人才,但 “知名高校”“技术水平” 这些标准现在还没细化,大家怕有人钻空子,本来就紧张的岗位会更卷。 而且加拿大、英国之前的教训摆在那,印度人靠同乡内推扎堆进公司,慢慢垄断岗位,本土人反而没机会,这种情况谁也不想在咱们这儿发生。 更让人警惕的是,印度人里确实有不少钻政策漏洞的例子。泰国之前对印度开放免签,结果来了一堆人,不消费,睡大街,找黑工,找不到就小偷小摸,最后泰国人怨声载道,赶紧叫停了政策。 咱们怕的就是这种情况,不是怕真正的科技人才,是怕混在里面的闲人,借着人才的名义来占便宜。 而且之前高校为了凑留学生比例,甚至出现 “花钱请人读书” 的怪事,印度学生成批涌进雷达、电子对抗这些专业,偏偏这些都是印军在边境急着突破的技术领域,这不得不防。 但话说回来,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更不能因为顾虑就否定引才的必要性。咱们设 K 签证,是因为现在全球科技竞争越来越激烈,欧美都在收紧移民政策,这正是咱们吸引人才的好机会。 印度的精英人才确实有咱们需要的地方,他们从小接受西式教育,国际化程度高,能帮国内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而且在 AI 研发、软件外包这些领域有成熟经验,这些都能帮咱们解决技术难题。 就像新加坡那样,精准吸引精英人才,反而能带动产业发展,这才是 K 签证的真正目的。 关键是怎么把好关,不能让政策走样。从国务院公布的条例看,K 签证不是发出去就不管了,要是持有人变更居留事由不申报,或者证件是骗来的,公安机关能直接作废、注销甚至收缴证件。 后续只要把申请标准细化,比如明确 “知名高校” 的名单,严格审查申请人的专业背景和过往经历,加强入境后的监管,尤其是接触核心技术的人才,盯紧他们的研究活动和信息往来,就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网友的警惕其实是好事,说明大家在乎国家的安全和本土人的机会,但不用搞 “一刀切” 的严防。

0 阅读:0
凡之谈世界

凡之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