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被157国承认,巴勒斯坦就给中国出了个难题,中方的回应很高明。 9月26日,巴勒斯坦驻俄罗斯大使诺法尔确认“已正式申请加入金砖国家”的消息,让这个刚收获联合国157国承认的经济体,瞬间成为全球外交焦点。 巴勒斯坦为啥要在这时候申请加入金砖。它这 157 国承认来得不容易,占了联合国会员国的八成以上,算是在国际上拿到了 “国家身份” 的入场券。 可身份归身份,现实的难处一点没少。政治上,以色列的军事压力没断过,加沙地带时不时就遭空袭,美国还总在联合国否决支持它的决议,在西方主导的平台里根本讨不到公道。 经济上更糟,2023 年 GDP 才 188 亿美元,也就中国一个中等县城的规模,老百姓多靠种地、做手工艺品过活,加沙的公路、医院全被战火毁了,日子得靠国际援助撑着,可这援助还老被削减。 金砖在它眼里就是根救命稻草 —— 这里有 1000 亿美元的新开发银行,能放低息贷款修基建;有中国、印度十几亿人的大市场,橄榄油、手工地毯能卖出去换钱。 更关键的是,金砖国家一直帮 “全球南方” 说话,还在《喀山宣言》里写了支持它成为联合国正式成员,这都是它急需的支持。 但巴勒斯坦自己也清楚,它离金砖的门槛还差得远。金砖虽没明文规定准入标准,可圈子里默认有几道 “隐形门槛”:经济体量得够数、外交得自主、政局得稳、治理能力得强。 这几条它几乎全不达标,连完整的建国进程都没走完,还常年陷在冲突里,经济更是靠别人救济。更麻烦的是,美国已经放话要警惕,甚至考虑冻结援助,它这申请等于是在走钢丝。 这难题就扔到了中国面前。答应吧,不符合金砖的实际标准,巴西、印度这些成员国肯定有意见,搞不好会分裂金砖内部的共识,毕竟之前扩员都是挑有实力的国家,突然收个 “需要救济” 的成员,整个机制的专业性都可能受影响。 而且中国和以色列有超过 300 亿美元的贸易额,还有高科技合作,太积极支持巴勒斯坦,难免刺激以色列,影响中东的能源和贸易利益,中国可是中东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区域稳定太重要了。 可要是直接拒绝或者犹豫,麻烦更大。中国是最早承认巴解组织的国家之一,一直支持 “两国方案”,在沙伊和解里还展现了调解能力,要是在这事上 “掉链子”,会被看作背弃 “全球南方” 的伙伴,之前积累的外交信誉可能毁于一旦。 巴勒斯坦把希望寄托在金砖身上,直接拒绝等于断了它的路,舆论上也说不过去。 就在这左右为难的当口,中国的回应接住了这记 “险球”。“志同道合” 这四个字是关键,它没提那些硬邦邦的经济指标,而是把标准拉到了理念层面。 巴勒斯坦虽然经济弱、政局不稳,但它反抗单边主义、争取公平国际秩序的诉求,跟金砖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想法完全对得上。 这等于告诉巴勒斯坦:你的立场我们认,没把你当外人。同时又没拍胸脯保证能加入,给双方都留了余地。 更妙的是,“志同道合” 得由所有金砖成员国一起评判,中国没把决策权揽在自己手里,而是推给了集体协商。 这下就把压力分散了,巴西、印度这些有不同想法的国家能充分表达意见,避免中国独自扛下所有争议,既维护了金砖 “协商一致” 的规矩,又保住了内部团结。这种做法跟之前处理沙伊关系的思路一样,不强迫别人站队,而是靠机制化解矛盾。 光说不练假把式,中国紧接着就给了实在的支持。签了农业技术、水资源管理的合作协议,全是巴勒斯坦民生急需的领域。 还搞了个 “非正式成员合作框架”,让巴勒斯坦能以观察员身份参加金砖活动,照样能从新开发银行申请贷款。 这等于是铺了条 “渐进式融入” 的路:现在先帮你解决实际困难,等你政局稳了、经济强了,再谈正式加入的事。既兑现了支持的承诺,又没破坏金砖的规矩,让巴勒斯坦有希望,也让其他成员国没意见。 这回应还有更深的考虑。金砖这些年一直在扩员,2024 年刚收了埃及、伊朗等国,正从经济俱乐部变成 “全球南方” 的发声平台。中国这句回应其实是在定调子:金砖扩员不看 “家底厚不厚”,关键看 “心气投不投”。 这能吸引更多像巴勒斯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壮大 “全球南方” 的力量,让金砖在国际上更有话语权。同时也给西方递了话:国际秩序不是你们说了算,发展中国家有自己的合作圈子。 说到底,中国既没因为规则硬邦邦地拒绝朋友,也没因为人情坏了金砖的规矩;既照顾了巴勒斯坦的情绪,又平衡了以色列和其他成员国的利益;既解决了眼前的外交难题,又为金砖的未来发展定了方向。 这不是耍嘴皮子的外交辞令,是实实在在的智慧 —— 不抢着做决定,但永远站在解决问题的位置上。 巴勒斯坦能不能最终加入金砖不好说,但中国这波回应,确实让全世界看到了什么叫 “滴水不漏” 的外交功力。
刚被157国承认,巴勒斯坦就给中国出了个难题,中方的回应很高明。 9月26日,
凡之谈世界
2025-10-05 11:06:03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