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乌军女兵,在接受乌克兰电视台采访,被问到前线当下更缺人,还是更缺无人机时,她表示,前线最缺的是人,如今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缺不缺人的事儿,而是人快打光了。 乌克兰本来人口就不算多,战前也就三千七百万人,能当兵的青壮年本来就有限。这三年多打下来,伤亡数字一直在涨,现在公开能查到的,乌军伤亡总数可能已经突破四十万大关了,光是 2025 年上半年就损失了六万五千人。 战前乌军连现役带给预备役加起来都不到一百万人,到 2025 年初的时候,总司令瑟尔斯基都透露,当初招的一百万人现在顶多剩下五十万。这么算下来,能扛枪打仗的人已经折损了一半,而且剩下的还在天天减员。 前线的消耗不是一般的大,现在的战场早就不是以前那样拼阵地了,俄军的无人机跟不要钱似的往下扔,还有精准的炮火覆盖,乌军士兵待在战壕里都不安全。 第 93 机械化旅有个步兵说,现在睡觉都得有人盯着天上,生怕无人机突然炸过来,有时候还会放毒气,等你熬得没力气了,俄军的小股部队就摸上来清理阵地。这种环境下,士兵的伤亡率特别高,一个营能剩下的能用的步兵常常不到十个人,有时候甚至一个都没有。 指挥官接到的命令还是跟 2022 年一样,但手里根本没人,只能把司机、炮兵甚至厨师都推上去当步兵,这些人本来不是干这个的,上去了也顶不住多久。 兵打没了就得补,但现在乌克兰根本没多少人可征了。以前征兵上限是四十五岁,后来一路放宽到六十岁,就算这样还是招不够人。 为啥?青壮男性要么已经战死了,要么早就跑了,三年里逃亡的人数以百万计,剩下的能打的本来就没多少。 没办法,只能让女人上战场。战前乌军里也就一万五千名女兵,还大多是做后勤医疗的,到 2025 年七月,女兵数量快到十万了,占总兵力的十分之一,前线直接参战的就有五千五百人。 顿涅茨克那边有整支的女兵连队操作重型炮兵,赫尔松前线的女兵天天扛弹药,这些活儿以前都是男人干的,现在女人不得不顶上去。 可这些女兵里,很多是刚毕业的女大学生,或者之前的上班族,只接受了两周的速成训练就被派到前线,连防弹衣都不合身,体能也跟不上,冬天在零下几十度的战壕里更是难熬,伤亡风险比男兵还高。 实在没人了,就花钱雇外国人来打。2022 年初的时候,战场上的外籍雇佣兵也就几千人,到 2025 年九月已经涨到两万人了。 这些人来不是为了什么正义,就是为了钱,乌军普通士兵月薪才四百美元,雇佣兵起薪就有三千五百美元,还有优先装备保障。 可雇佣兵也不好用,死亡率高得吓人,英国来的五千个志愿者里,五分之一都死了,而且他们忠诚度根本没保证,俄军反攻的时候,不少美国、法国的雇佣兵因为没拿到钱,直接拒绝参战,被俘后一审就全招了。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根本不把他们当战俘,抓到了直接按恐怖分子处置,很多人都是有去无回。就算这样,乌克兰也得接着雇,不然前线的缺口根本填不上。 现在前线的防线早就不是完整的了,全是漏洞。有时候一公里长的防线,只有十几个士兵守着,中间隔着几百米的无人区,俄军正好利用这些空档派小股部队渗透进来。 乌军总参谋部还死命令不让撤退,再不利的阵地也得守,指挥官没办法,只能在地图上标假位置,其实那些地方早就没人了。 这种情况下,就算有无人机,没人操作、没人守阵地也没用。有营长说,现在最缺的不是装备,是能扛着装备守阵地的人,没人的话,无人机炸完敌人,敌人冲上来还是挡不住。 俄军那边的情况正好相反,他们人口基数大,有一亿四千六百万人,随便征点兵就够乌克兰扛一阵的,现在投到前线的兵力已经超过七十万,是乌军的近三倍。 火炮火力更是乌军的十倍以上,火箭炮优势能到百倍千倍。俄军现在战术也升级了,先用无人机把乌军的通讯、炮兵阵地都炸了,断了补给,再派地面部队推进,自己伤亡越来越少,却能一点点抢地盘。 2025 年五到八月,俄军就夺了一千九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乌军只能靠凑来的女兵和雇佣兵死撑。 那些从后方调去前线的人,不管是空军地勤还是后勤人员,就算接受过基本军事训练,也不懂步兵战术,上去就是当炮灰。 2025 年上半年登记的士兵擅离职守案件就超过十一万起,不是士兵不想打,是实在看不到希望,知道上去就是送命。 乌克兰经济早就垮了,后方民生都保障不了,年轻人要么跑了要么死了,剩下的老人妇女就算想参军,也顶不住高强度的战斗。 所以那个女兵说 “不是缺不缺人的事儿,是人快打光了”,这话里全是无奈。无人机不够可以找西方要,弹药不够也能等援助,但人没了,再先进的武器也没人用,再长的防线也守不住。 现在乌军里,外籍雇佣兵和女兵的比例越来越高,这本身就是兵源枯竭的铁证。这些人或许能暂时填上空缺,但雇佣兵贪财怕死,女兵训练不足,根本撑不起长期的战斗。 前线每天都在死人,补充的人却越来越少,照这么耗下去,不用多久,真的就没人能上战场了。
俄罗斯终于明白了,要保护俄罗斯炼油厂,什么S-300,什么S-400防空导弹都没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