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江苏月薪90元男子,拿出1000元,帮16岁少年开店,然而,2年后,少年一走没了音信,谁知,25年后,男子却被警方告知:“西班牙身家过亿富商找你”。 张爱民是江苏徐州人,出生在普通工人家庭,父亲在工厂上班,母亲管家务,他从小过着简单日子。1987年他24岁,在阀门厂工作,每个月领90元工资,骑自行车通勤,穿蓝布衫上班。工作忙碌,他常去附近理发店剪头发,那里他遇到孙胜荣。孙胜荣来自浙江丽水青田县,家里兄弟姐妹多,父母种地维持,家境穷苦。14岁辍学北上投奔哥哥,在哥哥理发店当学徒,负责递工具洗头,个头矮小,皮肤蜡黄,干活勤快。哥哥教他剪发,他先在假人头上练,渐渐上手。张爱民多次去店里,看到孙胜荣忙碌,就主动让他练手,虽然最初剪得不好看,他还是鼓励继续。两人熟络起来,孙胜荣把张爱民当大哥看待。 理发店生意淡,关门后孙胜荣丢工作,背行李南下温州,在眼镜厂打磨镜片,粉尘满身,穿深色工服,看起来邋遢。张爱民出差温州,街头认出他,拉去饭馆点菜吃饭,听他说起境况。孙胜荣想回徐州开理发店,但缺本钱。张爱民算了算自己几年攒的钱,决定拿出1000元帮忙,这笔钱相当于他一年工资,家里人劝他别傻,他坚持说孩子可怜,能帮一把就帮。孙胜荣推辞,张爱民塞给他,两人回徐州。张爱民帮找小铺面,交租金,买沙发镜子剪刀剃刀,拉朋友装修。店开张,张爱民第一个去剪发,还带朋友捧场。孙胜荣每天开门营业,生意从冷清变稳定。张爱民不时过去,带吃的,帮招呼客人,两人像兄弟一样。 两年过去,1989年孙胜荣18岁,接到家乡征兵体检通知,以为选不上,没告诉张爱民,收拾行李回浙江。体检通过,直接去杭州当兵,待了三年。军营里他写信给张爱民,但信没寄到。张爱民等几天不见人,四处打听无果,把店打扫干净,退租给房东,自己换住处。从此两人断联系。张爱民继续在徐州上班,后来开古玩店,生意小但够过日子。他偶尔想起孙胜荣,没后悔当初帮忙。孙胜荣退伍后,囊中羞涩,回不了徐州,姐姐在西班牙开餐馆,他过去帮忙,从洗碗工起步,水土不服但坚持,休息日背工具给老乡义务剪发,结识人脉,一步步闯荡生意。 孙胜荣在西班牙从底层干起,积累经验,开店扩展,到2012年成身家过亿企业家,生意遍布海外。他始终记着张爱民的恩情,从2008年起多次回徐州寻人,拿旧照片问路人,但城市变化大,信息少,几次失败。2012年他求助警方,提供细节,警方查档找到张爱民线索。一天张爱民在家接警方电话,对方确认身份,说西班牙人找他,问起25年前资助少年开理发店的事。张爱民回忆起往事。重逢那天,张爱民去宾馆,两人认出彼此。孙胜荣聊西班牙打拼经历,张爱民听后点头。孙胜荣提出送房送车,张爱民拒绝,说当初帮忙没图回报。 孙胜荣见张爱民不收,转而投资1000万在徐州开酒庄,交给张爱民管理。张爱民推不过,应下。后来发现孙胜荣悄悄把酒庄产权改到自己名下。酒庄盈利不错,两人见面总把钱推给对方,谁也不多拿。张爱民继续在徐州生活,管理酒庄巡视货架。孙胜荣在西班牙扩展生意,偶尔回国带礼物,打电话问候。这份情谊从1987年1000元起步,跨越25年,孙胜荣用努力回报信任。张爱民的举动证明,帮人一把不求回报,也能换来长久联系。孙胜荣不忘初心,寻恩报答,显示感恩力量大。两人故事告诉大家,生活里小善举可能种下大果实,时间会证明一切。
1987年,江苏月薪90元男子,拿出1000元,帮16岁少年开店,然而,2年后,
文山聊武器
2025-10-04 18:46: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