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2005年,中国驻尼泊尔外交官朱敏才退休后,瞒着子女,带着妻子连夜离家,从此杳无音讯,直到十年后,一位老人被送往医院,这才得知,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 (信源:环球网——病床上的支教前外交官夫妇:还要为山里孩子尽己所能) 早年间,朱敏才是外交部的资深外交官,曾派驻英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西装革履、风度翩翩是他的标配。 2005 年退休时,不少人以为他会像其他老干部一样,在家含饴弄孙、安享晚年,可谁也没料到,他竟悄悄带着妻子孙丽娜,揣着全部积蓄钻进了贵州的深山里。 从北京的繁华都市,到连公路都没通的山村,朱敏才的转变让所有人意外。刚到贵州望谟县打尖乡时,当地的小学连像样的教室都没有,孩子们上课挤在漏雨的土坯房里,冬天冻得手都握不住笔。 朱敏才没犹豫,第二天就撸起袖子干活 —— 帮着修教室、糊窗户,还把自己带的书本、文具全分给了孩子。 有人不解地问他:“您当外交官享了一辈子福,为啥退休了来遭这罪?” 朱敏才只是笑着说:“我这辈子见了太多外面的世界,想让山里的孩子也有机会看看。” 从那以后,他成了村里小学的 “全能老师”,既教语文数学,又教英语,甚至还带着孩子们搞体育活动。妻子孙丽娜则发挥音乐特长,教孩子们唱歌、画画,把死气沉沉的校园变得热闹起来。 这里得科普个知识点:长期在贫困山区生活,对老年人健康有哪些影响? 山区气候潮湿寒冷,容易诱发关节病、心血管疾病;医疗条件落后,小病拖成大病是常事;加上饮食不均衡、劳累过度,会大幅增加脑溢血、心梗等疾病的风险。 朱敏才在山区支教的 9 年里,不仅住着简陋的校舍,还常常熬夜备课、走山路家访,身体早就埋下了隐患。 2010 年,朱敏才和妻子又转到了贵州兴义市马岭镇尖山小学。这所学校更偏远,要翻好几座山才能到。 那时候的朱敏才已经 68 岁,却还是坚持每天早上 5 点起床,给孩子们烧开水、准备早读,下午放学后还要送家远的孩子回家,常常天黑了才摸着山路回来。有一次下大雨,他在送孩子的路上摔了一跤,腿肿得老高,第二天还是一瘸一拐地去上课。 慢慢地,周围的人都知道了这位 “外交官老师”,可远在北京的亲友却联系不上他了。 有人说他 “失踪了”,有人猜测他 “遇到了危险”,甚至还有人报警寻找。可朱敏才从没想过要 “露面”,他把手机换成了当地的号码,只和学校、孩子家长联系,就是想安安静静地教几年书。 2014 年秋天,朱敏才在课堂上突然晕倒,被老师和村民紧急送到附近的医院。医生检查后说,是长期劳累引发的脑溢血,情况很危险。 医院在登记信息时,发现老人身份证上的名字是 “朱敏才”,和当年失踪的外交官同名,赶紧联系了当地政府,这才确认了他的身份。 当亲友赶到医院时,都不敢相信眼前的人是朱敏才 —— 曾经高大挺拔的他,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身上穿的还是洗得发白的旧衣服,和记忆里那个西装革履的外交官判若两人。 可即便在病床上,朱敏才醒过来的第一句话还是问:“孩子们的课谁来上?” 2022 年,朱敏才在贵阳去世,享年 80 岁。按照他的遗愿,家人把他的骨灰带回了贵州兴义,埋在了他支教过的尖山小学附近。 现在,学校的孩子们还常常去他的墓前献花,说:“朱老师没走,他还在看着我们读书呢。” 现在再想起朱敏才的故事,还是会忍不住感动。他本可以过着安逸的退休生活,却选择把余热献给大山里的孩子;他本可以被众人追捧,却选择隐姓埋名,默默付出。 这种 “放下荣华,拥抱清贫” 的选择,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有力量。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身边有这样默默奉献的人吗?如果有机会,你愿意去山区支教吗?评论区聊聊,一起为朱敏才老师点个赞,也愿更多人能记住,有这样一位外交官,用退休后的 9 年时光,为山里的孩子点亮了希望。
[微风]2005年,中国驻尼泊尔外交官朱敏才退休后,瞒着子女,带着妻子连夜离家,
韫晓生
2025-10-04 17:49: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