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在意大利的一家艺术馆里,一群人将一位23岁女孩围在中间,将她的衣服剪

文山聊武器 2025-09-02 18:36:13

1974年,在意大利的一家艺术馆里,一群人将一位23岁女孩围在中间,将她的衣服剪得支离破碎,甚至用刀子划向她的皮肤,而这位女孩却坐在凳子上一动不动。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1946年出生在贝尔格莱德,那时候南斯拉夫刚从二战中走出来。她的父母是游击队老兵,战后在政府里干事,家里管得像军营一样。玛丽娜小时候基本是奶奶带大,到6岁才跟父母住一块。每天起床、吃饭都有时间表,父母对她和弟弟的教育就是纪律第一,没啥温情可言。这种环境让她从小就觉得压抑,但也练就了她的韧性。她上学时开始接触艺术,父亲给她找老师学画画。那老师不走寻常路,让她用沙子、胶水和颜料乱涂,然后一把火烧掉,说这是短暂的美。这种方式让她觉得艺术可以自由表达,不用受太多束缚。1965年,她进贝尔格莱德美术学院,早期作品画些车祸场景啥的,挺震撼人。渐渐地,她从画画转到用身体表演,探索声音和动作的极限。1970年在贝尔格莱德办了第一次个展,用身体撞墙啥的,让人看不懂但又好奇。 进入70年代,玛丽娜的艺术越来越偏向耐力测试。她去阿姆斯特丹和贝尔格莱德读研究生,搞出《节奏》系列。1973年,她用刀刺手指,看血怎么流;次年躺在冰块上扛冷。这些在小画廊里表演,观众围着看她一遍遍重复动作。她在欧洲艺术圈慢慢出名,作品总强调身体能扛多少,观众怎么互动。这让她积累了不少经验,也让她对人性有初步认识。她的父母一直管得严,但她通过艺术找到了出口,没变成叛逆问题青年。早期生活那种军事化管理,其实帮她建起了心理防线,让她能承受后来的极端表演。她的艺术不是为了出风头,而是想通过身体挑战常规想法,让人反思自由和控制的界限。 1974年4月在那不勒斯的莫拉工作室,玛丽娜搞了《节奏0》这个表演。桌上放了72件东西,从玫瑰、蜂蜜到剪刀、剃刀、钉子、链条、鞭子,还有把手枪和一颗子弹。她贴纸条说自己是物体,随便用,不用负责。表演从晚上8点开始,6小时,50来人围着。开头大家还客气,一个男的拿玫瑰插她头发,一个女的用羽毛刷她脸,有人给她喂葡萄,她不动弹。渐渐地,有人转她胳膊,梳她头发扯掉几缕。氛围热起来后,年轻人用唇膏在她脸上画,另一个剪她袖子,布料就碎了。接着用剃刀划裙子,她上身很快就露出来了。有人用玫瑰刺扎她肚子,血冒出来;刀片在脖子上划,血往下流。人群开始推挤,笑声和喊声混在一起。 表演进行到一半,事情彻底失控。有人用钉子刮她胳膊,链条缠脖子拉紧。性骚扰也发生了,手指乱戳她私处。她眼泪掉下来,但还是没动。第五小时,一个男的拿枪装子弹,塞她手里对准太阳穴。人群分成两派,有的鼓掌,有的抢枪扔掉。但伤害没停,有人鞭子抽她背,打出红肿;刀刃在大腿上压,划出新伤。她的身体到处是口子和淤青,血腥味到处都是。6小时一到,她动起来走向大家,人群慌了,撞翻椅子就跑光了。这件事暴露了当人没了约束,会干出多可怕的事。玛丽娜通过这个,想告诉大家,别把命交给别人,得自己抓牢。 表演完,玛丽娜身上留下一堆疤,头发也白了些。她歇了几个星期治伤,然后接着干艺术。1975年遇到乌雷,两人搭档搞《关系》系列。在阿姆斯特丹工作室,他们面对面坐,呼吸同步到累趴下。这些在欧洲画廊展出,讲耐力和亲密。80年代,他们去澳大利亚沙漠走路,顶着热和饿。1988年,在长城上表演分手,从两头走中间碰面,然后各走各的。这结束了合作,她开始solo。90年代,跟查尔斯·阿特拉斯合作视频,记录身体极限。在威尼斯双年展,她坐牛骨堆里刷骨头,好几天不停,国际上炸锅了。后来在纽约古根海姆躺着让人摸,观众参与度高。 2010年,在现代艺术博物馆,她搞《艺术家在场》,坐椅子上跟观众对视736小时。眼睛肿了,但她坚持下来,人排长队。这让她名气更大。之后,她建了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研究所,教表演艺术。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办个展,秀早期和后期作品。2023年还在悉尼歌剧院表演,影响一大批年轻人。她的艺术生涯从早期家庭影响,到极端表演,再到推广教育,一直在探索人性边界。她没停下脚步,总在提醒大家,艺术能挖出人内心的真东西。 这个故事听完,你对人性有啥新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是不是也觉得人群有时比怪物还可怕?

0 阅读:0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