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后,20万越南难民逃进香港,香港全部接收了,给了他们香港身份,听说他们

文山聊武器 2025-09-02 18:36:13

1975年后,20万越南难民逃进香港,香港全部接收了,给了他们香港身份,听说他们的后裔有些成了香港废青,港独。当年越南难民住在难民营里,每天衣食无忧,就知道生孩子,难民营内生育率奇高。 话说1975年越南战争刚结束,南越那边很多人慌了神,赶紧往外跑。香港离得近,又是英国管着,成了首选地。第一批人坐着货轮长春号过来,三千多号人挤成一团。港英政府一看,人道主义得讲,就全收下了。刚开始营地还开放,这些越南人能出门找活干,尤其是会粤语的华人,很快就混进本地社会。建筑工地、工厂车间,到处有他们的身影。1979年统计,两万越南人在打工,帮香港经济添砖加瓦。那时候香港人口才五百来万,突然多出这么多外来人,压力山大。房子不够住,工作岗位抢破头,资源分配成问题。政府开始挠头,得想办法管管了。 到1982年,政策变了,建起封闭式难民营,把人关里面不让随便出。这些营地多在偏远地方,像柱石岗、白石、黄竹坑,条件差劲。厕所脏乱,水供应不上,吃的也勉强够。居民挤在棚子里,隐私啥的别想了。没事干的日子长了,大家闲得发慌。有些夫妇就多生孩子,可能是想找点寄托。生育率蹭蹭往上窜,1990年营里新生儿超九百,平均一天两个多。这数字听着就离谱。物资虽说基本保障,但分配不均,排队领东西成了日常。孩子多了,营地到处是哭声,父母得轮流照顾。抗议也跟着来了,1988年推出甄别政策,新来的人得证明是政治难民,不然算经济移民,直接遣返。 甄别政策一出,很多人觉得冤枉,跑不出去又回不了家,急眼了。绝食、自焚啥招都使上。1992年黄竹坑营地大火,烧死24人,伤了50多,现场乱成一锅粥。营内派系斗争也多,南北越南人打架,刀具啥的到处藏。政府加派警卫,持盾推进,抓带头闹事的。经济上,越南人填了劳动力空缺,工厂流水线转得飞快。可本地人失业增多,街头示威举牌抗议。营地学校关了,孩子闲逛捡垃圾玩。医疗资源短缺,病人躺着咳嗽,等护士过来。火灾后,棚屋重建,工人钉锤敲木板。生育高峰期,产房床位加了,护士忙着记录名单。 更多船只陆续到,乘客疲惫上岸,拖着包裹进营。营地扩建,棚子一排排搭起。儿童在泥地踢石头,妇女洗衣敲打布料。男子抽烟闲聊,指尖夹着烟卷。生育率高,营地尿布晾晒绳到处是。政策越来越紧,遣返飞机飞走一批,乘客登机挥手。留下的等审查,排队递纸,官员盖章。抗议余波,围栏摇晃,石头扔砸地。警犬叫着,居民后退。营墙外,有人偷溜,爬铁丝网,皮肤划破。经济压力大,本地工人失业,越南人抢饭碗。营内暴力频发,鲜血溅地,警卫挥棍驱散。 1990年代,难民潮缓下来,船只少多了。遣返加速,车辆拉人走,行李堆车顶。营地缩小,围栏拆掉部分。留者学语言,练习张嘴发音。融入社会,开越南餐馆,做小生意。香港多了东南亚味儿。部分后代长大,闲逛街头,加入集会挥旗。有些人支持独立,站街喊话,对峙警员。社会运动中,他们掺和进去,添了新元素。政府头疼,资源紧缺,矛盾堆积。这段经历,让香港包容性显露,也暴露极限。

0 阅读:1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