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郭沫若因病去世不久,他妻子于立群突然自缢身亡。原来,她在整理丈夫遗物时,得知姐姐早就怀了丈夫的孩子,而自己竟然还嫁给仇人,共同生活了40年 郭沫若1892年出生在四川乐山一个地主商人家庭,从小在私塾里背诵诗词,还接触一些新式书籍。1906年他考进乐山高等小学堂,成绩拔尖,开始了解民主思想。那年夏天他转到乐山中学堂,读翻译小说,视野渐渐打开。1910年去成都读中学,参与罢课,要求提前开国会,当过班级代表。1914年靠哥哥资助去日本留学,先学日语,然后进冈山高等学校。1918年升入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但兴趣转向文学,读泰戈尔和歌德的书。那年他还加入留学生罢课,反对二十一条。1921年他的诗集《女神》出版,用自由节奏和无韵形式,在文学界引起不小动静。他和郁达夫等人办创造社,推动新文化运动。这些经历让他从一个乡下小子变成文坛人物,但私生活从早年起就乱七八糟。 于立忱1912年生在广西贺县官宦家庭,祖父是清朝榜眼,到父亲那家境衰落。她是长姐,考进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假期摆摊写春联,赚的钱供妹妹上学。1934年得肺结核,《大公报》出钱让她去日本早稻田大学治病,顺便当东京记者。她住东京郊区,离郭沫若住处近,带他的书上门,两人聊文学,她抄他的稿子,他回信点评。关系越来越近,但郭已有家室。1936年她怀孕,写信告诉郭,他回信说乱世别生,建议打掉。1937年2月她回上海,住小公寓,5月用白绫自缢,留遗书说对家国社会无力,年25岁。这事显示郭对她的态度冷淡,直接导致她走绝路。 于立群1916年生,排行第三,1930年进上海明月歌舞剧社,艺名黎明健,演话剧电影,擅长唱跳。抗日爆发后,她参加救亡演出,唱抗日歌。1937年经诗人介绍,在上海文艺聚会遇郭沫若,把姐姐遗诗给他看。她那时20岁,郭被吸引。1938年在广州同居,她退出演艺,转学书法。1939年结婚,跟他去香港、桂林、武汉、重庆,生四男二女。陪他40年,管家务。1978年6月12日郭在北京病逝,于立群处理遗物,从旧箱子入手。箱里有泛黄信封,她看友人信件。箱底有捆旧信,解开见姐姐字迹。信里说1936年怀孕和郭的回信建议。她读那些细节,包括他的冷漠态度。几天后她反复看信。1979年2月25日晨,她用白绫自缢,年63岁,死法跟姐姐一样。这事传开,社会议论郭的情感史。 除了于氏姐妹,郭1912年包办娶张琼华,婚后5天离家,她侍公婆守活寡,无子,至1980年病逝乐山老宅。1916年在日本同居佐藤富子,生五子。她是武士家出身,逃包办当护士,两人医院认识。在东京小屋住,她养孩子。1937年郭回国扔下她,她独带子女。1962年她日本孤身亡。解放后她带子来华,郭避见,国家安在大连生活。1984年谢冰莹在台湾报纸发文,说郭追求于立忱致怀孕自杀,但证据闹争议。郭子女继续事业,作品如《女神》《屈原》流传。他的历史研究留存,但情感不负责的批评一直有。张琼华佐藤富子被弃后安静过日子,于立群知真相后自杀。郭多段关系伤女性。 郭沫若从小接受传统教育,但接触新思想后就变了样。他在日本学医没坚持,转去搞文学,这步棋让他名声大噪。《女神》一出,很多人觉得新鲜,节奏强,没押韵,影响一批年轻人。创造社办起来,他和郁达夫他们推新文化,闹腾得挺大。但他私下对女人的事,从张琼华开始就甩手不管。张琼华在家守着,郭一走就是几十年,她也没怨言。佐藤富子跟他生孩子,他回国说走就走,她一个人在日本苦撑。于立忱的事更过分,她怀孕他不认账,直接建议打掉,导致她自杀。这些事搁谁身上都觉得他不靠谱,但文坛地位高,很多人只看他的作品,不提这些。 于立忱去日本本来是治病,当记者,顺便认识郭沫若。两人聊文学,本来挺好,但发展成那样,她怀孕他不负责。回信那么冷淡,乱世别生,打掉算了。她回上海没多久就自杀了,遗书透着绝望。于立群那时不知道内情,遇上郭,还觉得他是姐姐朋友。结婚后生孩子,管家,跟着他到处跑。郭去世后她整理东西,发现信件,姐姐的字迹那么熟悉,内容却像炸弹。郭的回信暴露一切,她反复看那些信,几天下来就崩溃了。用白绫自缢,跟姐姐一样。这姐妹俩命苦,爱上同一个男人,一个25岁走,一个63岁跟上。郭的责任甩不掉。
孟村的瑶瑶,从尸检报告来看,实在太惨!早在22年生下小孩的时候,就已经察觉到
【18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