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美国摊牌了,我们也没必要装糊涂!美军官马克米利承认了:只要中国想过好日子,想

鹏鹏西风 2025-11-27 22:47:38

既然美国摊牌了,我们也没必要装糊涂!美军官马克米利承认了:只要中国想过好日子,想搞高科技,就是美国的敌人。这说明什么?说明“韬光养晦”的时代彻底结束了。 这话听着刺耳,但你细品,是不是早就是明牌了? 过去几年,什么芯片断供、光刻机封锁、实体清单拉了一堆,哪一招不是冲着中国的产业升级来的?嘴上说着“竞争”,手里的刀早就架上了脖子。现在人家干脆不装了——你发展,就是对我的威胁。 可问题是,一个国家想让老百姓过得更好,搞点高科技,怎么就成了“原罪”? 2022年,中国人均GDP刚过1.2万美元,美国是7万多,差着五六倍。这差距摆在那儿,我们想追一追,就成了“挑战秩序”?按这个逻辑,全世界发展中国家都得原地踏步,就为了不让某些人睡得安稳? 说白了,这不是什么安全问题,是霸权焦虑。 美国自己过去几十年,制造业外迁、产业空心化,500多万岗位没了。锅从哪儿找?不能怪自己政策失误,不能怪资本逐利,那就怪别人“抢饭碗”。中国成了替罪羊。 可现实打脸来得快。 2022年10月,美国商务部出台史上最严芯片禁令,想把中国半导体掐在摇篮里。结果呢?进口数据摆在那里:2023年,中国芯片进口量同比下降10.8%,进口额降了15.3%。数字不会撒谎——国产替代正在加速。 最典型的例子,华为Mate 60系列横空出世,用上自研7纳米级芯片。这背后是什么?是整整三年,被断供、被围堵的日子硬扛过来的。别人越卡,我们越得自己干。这不就是活生生的“压力转化动力”? 再看全球市场,美国企业自己先顶不住了。 英伟达CEO黄仁勋公开喊话:再不让我们卖芯片,损失的不只是钱,还有12万人的饭碗。高通、英特尔也跟着游说白宫,求着放宽限制。道理很简单,全球一半以上的芯片需求在中国,你封锁中国,等于把自己最大的客户赶出门。 这不是笑话吗?一边喊着“脱钩”,一边企业排队找上门求情。全球化不是谁想停就能停的,市场规律比政治口号更有力。 更让外界惊讶的,是中国在前沿科技上的追赶速度。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3年报告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占全球40%,超过美国、日本、韩国总和。前谷歌CEO施密特曾说,中美在AI领域的差距已经缩到半年以内。这不是靠偷,是靠实打实的研发投入和人才积累。 还有北斗导航系统。当年被拒之于国际空间站项目门外,现在我们自己的空间站已在轨运行,北斗成了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GPS不再是唯一选择。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弹一星”也是在外围封锁下搞出来的。那时候没技术、没外援,靠的是自力更生。今天呢?情况变了,但精神没变。 美国以为封锁能拖慢中国,结果反而逼出了更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法国《世界报》打了个比方,说美国的技术围堵,对中国企业来说,像是一剂“兴奋剂”。这话有点讽刺,但确实戳中了本质。 更关键的是,中国手里也有牌。 稀土就是一张硬牌。全球70%以上的稀土加工在中国,高端芯片、军工、新能源都离不开它。美国有矿,但没完整的提炼能力。中国一收紧出口管制,西方立马坐不住了,主动要求谈判。这说明什么?在全球产业链里,谁都不是孤岛,谁也别想通吃。 现在回头看,所谓“韬光养晦”的时代是不是真过去了? 不是我们不想低调,是人家不给你低调的空间。你越退让,他越进逼。那怎么办?只能把家里的家伙事儿磨亮,靠实力说话。 美国搞科技新冷战,想复制当年对付苏联的那一套。但中国不是苏联。我们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有庞大的工程师队伍,更有融入全球的经济联系。这些底牌,决定了封锁不可能奏效。 封锁越狠,创新越强。这不是口号,是过去几年实实在在发生的事。 如果美国继续把发展权当成零和游戏,那只会逼出一个更强大、更独立的中国。与其天天想着怎么卡别人脖子,不如想想怎么修好自己的产业链,怎么留住企业信心。 毕竟,科技的未来不属于封锁,而属于开放;不属于对抗,而属于合作。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鹏鹏西风

鹏鹏西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