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冬天,被抓的女红军吴富莲躺了三天牢房,半夜忽然嚼断了根钢针。狱卒进来时,人已经直挺挺躺着,衣服上全是血。 事情发生在1937年冬,甘肃武威。吴富莲,那年25岁,孤身一人被关进凉州监狱。 她没哭没闹,三天不吃不喝。 狱卒觉得她撑不过今晚,结果真没熬过去,但不是饿死的,是嚼断一根钢针,活生生把自己送走了。 这事后来传到外头,马家军怕出事,赶紧弄了口薄棺,找了八个骑兵抬着绕山埋人。 十几里山路,绕得不是地,是心虚。 可这事,真不是说说就完的。 吴富莲不是普通人,她是西路军妇女先锋团政委,带着1300多个女兵打过仗。 那年梨园口,她们女扮男装,顶替红三十军一整团的阵地,硬是跟马家军扛了三天三夜,血战到底,为主力部队突围争取了时间。 她不是被打死的,是被出卖的。 部队分散突围后,她带着几个女兵在祁连山里躲了好几个月,吃树皮、啃草根,白天不敢动,晚上趁黑跑路。 最后还是被叛徒出卖,落到马家军手里。 马家军没直接动手,先来软的,许她官职、许她荣华。 吴富莲就一句话:“牺牲,是早就准备好的。” 接着就开始上刑,用烙铁烫、用鞭子抽,想逼她开口。 她一句话没说,只在被押去洗澡的时候,悄悄塞给另一个姐妹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虎倒威不倒,打起精神走路!” 她早就把那根钢针缝在衣角里了,平时装傻充愣,没人查出来。 那天半夜,她就靠墙坐着,慢慢把那根针掏出来,一点点嚼断,吞下去。 她知道自己出不去了,不想被羞辱,更不想留下什么口供。 她就这么走了,25岁,不留一句话。 马家军慌了,怕她出事闹大,怕后面红军来算账。 可她的同志早就四散各地,西路军那会儿已经几乎打光。 他们不敢大张旗鼓,只弄了口最便宜的木棺材,八个兵绕了山路埋了。 连埋哪儿都没说清楚,怕人找。 可是怕也没用。几十年后,这事还是传出来了。 上杭人没忘她。1983年,当地政府追认她为革命烈士,还立了碑。 老百姓说,那年梨园口打完仗,好几个村的老人偷偷给她们烧纸,说:“这些姑娘,不该这么走。” 她本来不该走这么早的。 1912年,她出生在福建上杭吴屋村,家里穷得叮当响。 一岁不到,父亲在外贩牛被土匪杀了,母亲一个人养不活三个孩子,把她送去当童养媳。 婆家对她不好,打骂是常事,她受尽苦头。 直到1929年,红四军打进上杭,乡苏维埃主席帮她解了婚,把她从婆家带出来。 她第一时间剪了长辫子,说:“我不想再做那种人。” 从那起,她就成了少年先锋队队长,动员男人参军、组织女人支前。 1930年,她入了党。官庄区妇女部长、上杭县委委员、省委妇女部巡视员,她一路干下来,没人不服她。 她干活不怕苦,上山下乡都是走路,吃住跟老百姓一样。 后来还嫁了刘晓,是福建省委组织部长,两人婚后一起调到粤赣省委工作。 可革命路上没几对夫妻能长久,她走西路军,他留在东南,谁也没能送对方最后一程。 1934年她参加长征,跟着中央红军翻雪山、过草地,还照顾伤员。 懋功会师之后,她调到红四方面军,后来又进了西路军。那支西路军,最后几乎全军覆没。 她带的妇女先锋团,那是红军里最年轻的一支队伍,1300多个都是二十出头的姑娘。 她自己带队打过仗,缴过骆驼,也打过马步芳的黑马队。 可到1937年,河西走廊战事失利,她所在的部队也被迫分散突围。 有人活了下来,但她没能回来。 后来她的名字传开了,不是因为她打了多少仗,而是因为她怎么死的。 一个女红军,嚼断钢针自尽,那不是壮烈,是绝决。 她没留遗书,也没说遗言,但她活着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妇女能顶半边天。” 这是她信的,她也真这么活的。 她不怕死,就怕白死。 她死的时候,没亲人、没战友,只有一口薄棺和八个骑兵。 这事过去快百年了,凉州的风可能早就把那薄棺盖的土吹散了。但她的名字,风吹不走。 她叫吴富莲,25岁,红军女战士。 她没有被忘记。 信息来源:《吴富莲:汀江河畔的巾帼女杰》——新华网
红军师长变成光杆司令,后被马家军旅长俘虏,说道:“你是当官的,当不了我的兵,去蹲
【1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