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79岁的保姆刚洗完碗,从小看大的主家大儿子忽然开口:“您年纪大了,我

小史论过去 2025-10-16 13:14:34

1998年,79岁的保姆刚洗完碗,从小看大的主家大儿子忽然开口:“您年纪大了,我们另请个保姆吧!”老人一愣,默默低头就去收拾行李:“是啊,我老了,该走人了!”大儿子一怔,赶紧拉住老人。 高玉清出生在四川新津一个穷苦农村家庭,从小没机会上学,早早帮家里干活维持生计。16岁那年父母给她安排了亲事,她嫁到夫家开始操持家务。丈夫对她还算体贴,尽管婆婆常有不满,她还是忍着打理一切。没多久她怀孕,生下一儿一女,日子一度过得平稳。 丈夫突然离世后,高玉清独自面对压力。接着一双儿女相继去世,婆婆指责她带来不幸,把她赶出家门。高玉清服药试图结束生命,被邻居送医抢救。出院后她回娘家,父母拒绝收留她。高玉清只好外出找活路,先在饭店做杂工,后来听说保姆能挣更多钱,她开始主动打听机会。 经人介绍,高玉清认识许曼云夫妇。许曼云当时怀孕,需要人帮忙料理家事。高玉清进门后从洗衣做饭到打扫,一人包揽多项活计。许曼云夫妇待她平等,不让她单独在厨房吃饭,坚持让她上桌一起吃。高玉清适应了新环境,继续勤恳干活。许曼云生下第一个孩子后,高玉清帮忙照料婴儿,还参与全家合影。此后许曼云陆续生下五个孩子,高玉清负责他们的吃喝拉撒和日常陪伴。 高玉清在许曼云家渐渐融入,孩子们从小依赖她。她卖掉个人物品补贴家用,确保孩子们有饭吃。许曼云夫妇认可她的付出,把她当家庭成员。高玉清没再组建家庭,把全部精力投到这个家。她教孩子们做家务,监督他们学习,成了他们生活中的支柱。许曼云夫妇忙于工作,高玉清成了家里的实际管事人。 1998年,高玉清已经79岁,在许曼云家做了44年保姆。她洗完碗后,许曼云大儿子对她说年纪大了,该请保姆照顾她。高玉清以为要被辞退,低头去收拾行李。大儿子拉住她,解释从小她照顾兄弟姐妹,家里有变故时她守护大家,没有她他们难以为继。现在她年纪大,他们要反过来侍候她。高玉清听到这些话眼睛湿润。大儿子说会请保姆专门照顾高玉清,让她在家中安度晚年。高玉清没想到有此安排,她停下动作坐下。 大儿子继续讲高玉清这些年付出,从带孩子吃饭到洗衣缝补,都一一提及。高玉清点头回应。大儿子强调高玉清就是家人,不能离开。高玉清放下水杯,行李散在床上,她没有再收拾。许曼云夫妇认可这个决定,全家商议后落实。高玉清从保姆转为被照顾对象,身份转变让她感慨。她继续住在家里,享受晚年生活。孩子们轮流陪伴她,确保她不缺什么。 高玉清的付出得到回报,她在许曼云家找到了归属。许曼云夫妇被带走前,把五个孩子托付给她。高玉清答应守护这个家。她早起挖野菜,背筐在田间捡拾,带回煮饭分给孩子们。家中经济中断,她做临时工补贴,从清晨出门到傍晚返回,孩子们帮她卸下肩上重物。 高玉清卖掉玉镯换粮食,确保孩子们不饿。她带着孩子们去市场买菜,挑最便宜的食材,回家切洗烹饪。孩子们长大过程中,高玉清教他们洗衣叠被,晚上检查他们睡觉。大儿子召集弟妹们商量,他们决定视高玉清为母亲。高玉清回家时,孩子们围住她叫娘,她站在门口听着。 十年后许曼云夫妇返回家中,他们推开房门,看到屋内摆设如旧,孩子们跑来迎接。高玉清已显苍老,站在一旁擦拭桌面。许曼云夫妇得知子女称高玉清为娘,便召集孩子们坐下,强调高玉清就是亲娘,没有她这个家无法维持。高玉清继续在许曼云家生活,子女们报答她的恩情。 许曼云夫妇回家后,高玉清没离开,继续帮忙带孙辈。她伺候三代人,带大七个孩子。许曼云丈夫刘致台去世后,高玉清和许曼云相依为命。孩子们长大工作后,给两位老人请保姆。高玉清80岁时终于闲下来,身份完全转变。 2006年,高玉清突发脑溢血半身瘫痪。三女儿刘健鸣把她接去同住,推轮椅带她出门散步,帮她盛饭夹菜。其他子女轮流照顾高玉清饮食起居。刘健鸣说对高玉清的感情比对亲妈还深,全家视她为母亲。高玉清瘫痪后靠轮椅出行,刘健鸣每天帮她穿衣洗澡。 高玉清在刘健鸣家居住,子女们确保她有医疗条件。许曼云住干休所,两人偶尔见面。高玉清的晚年由被她带大的孩子们赡养,他们报答她多年的付出。刘健鸣推掉聚会,专心照顾高玉清。高玉清的碗勺单独准备,吃饭前帮她夹菜舀汤。

0 阅读:117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