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深夜,民国大美女郑苹如,被秘密押到小树林执行枪决。特务垂涎她的美色,犹豫半天不忍心就这样毙了。就在这紧张时刻,郑苹如竟然开口说话,特务最终如她所愿。 说起郑苹如,那可真是个传奇人物。她可不是一般的美女,那是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气质,既有大家闺秀的温婉,又有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和坚韧。她父亲郑钺是国民党元老,母亲是日本人,这样的家庭背景,注定了她不平凡的一生。 抗日战争爆发后,满腔热血的郑苹如毅然投身抗日救亡的洪流,成为一名中统特工。 她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智慧,周旋于日伪高官之间,获取了大量重要情报。而她接到的最惊险、也最让她名留青史的任务,就是刺杀汪伪特工总部头子——丁默邨。 丁默邨,这个人可不是省油的灯。他早年加入过共产党,后来投靠国民党,最后又成了臭名昭著的大汉奸,人称“丁屠夫”。这家伙诡计多端,心狠手辣,对抗日志士的镇压可以说是血腥残暴。更要命的是,他对中统和军统的内部运作了如指掌,给抗日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就是这样一个恶魔般的人物,却有个致命的弱点——好色。中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才派出了郑苹如执行“美人计”。 郑苹如和丁默邨的相识,颇具戏剧性。丁默邨曾经担任过郑苹如中学的校长,两人有过一面之缘。利用这层“师生”关系,郑苹如精心设计了一场“偶遇”,成功引起了丁默邨的注意。丁默邨这个老色鬼,一见到这位昔日的漂亮女学生,立刻就神魂颠倒了。 接下来的故事,就像电影情节一样。郑苹可攻可守,时而热情似火,时而若即若离,把丁默邨玩弄于股掌之间。她甚至还成了丁默邨的秘书,可以自由出入76号特工总部。 中统方面认为时机成熟,策划了两次刺杀行动。 第一次,郑苹如邀请丁默邨到她家做客,准备在路上设伏。可就在快到郑家的时候,丁默邨这个老狐狸突然改变主意,掉头就走。第一次刺杀,失败了。 让人没想到的是,丁默邨居然没有怀疑郑苹如。1939年12月21日,他邀请郑苹如一起吃饭。饭后,郑苹如借口要去南京西路的西比利亚皮货店买大衣,把丁默邨引到了预定的伏击圈。 然而,就在丁默邨陪着郑苹如进店的一刹那,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危险。他从穿衣镜里看到了门外几个形迹可疑的大汉。这个老特务反应极快,他扔下一沓钱,对郑苹如说了句“你自己慢慢挑”,然后就像猎豹一样冲出店门,跳上了防弹汽车。枪声响了,但为时已晚,子弹只打在了车身上。第二次刺杀,又失败了。 这次刺杀失败,彻底暴露了郑苹如的身份。按理说,她应该立刻撤离。可这位刚烈的女子,居然做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几天后,她居然打电话给丁默邨,还想继续迷惑他,找机会下手。 但她不知道的是,她的电话已经被76号的另一个特务头子李士群监听了。当郑苹如再次踏入76号的大门时,等待她的,是冰冷的手铐。 被捕后,郑苹如受尽酷刑,但她始终坚称自己是“情杀”,是为了报复丁默邨的始乱终弃,拒不承认自己的特工身份,保护了中统在上海的组织。 1940年2月的一个深夜,郑苹如被秘密押赴刑场。执行枪决的特务,看着眼前这位如花似玉的美女,一时间竟有些不忍下手。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郑苹如开口了,她平静地对行刑的特务说:“帮帮忙,打得准一些,别把我弄得一塌糊涂。” 就是这样一句平静的话,让在场的特务都为之动容。他们最终满足了她的愿望,用最快的速度结束了她年轻的生命。那一年,郑苹如年仅26岁。 郑苹如牺牲后,她的故事并没有结束。汉奸丁默邨在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处决,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而郑苹如的家人,也同样满门忠烈。她的父亲拒绝出任伪职,含恨而终。她的哥哥郑海澄,是一名空军飞行员,在1944年的一次对日空战中壮烈牺牲。 郑苹如的故事,后来被作家张爱玲写进了小说《色戒》,并被导演李安拍成了同名电影。电影的上映,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位传奇女英雄。但电影终究是艺术创作,真实的郑苹如,比电影里的人物更加可歌可泣。 她本可以拥有锦衣玉食的生活,却选择了一条充满荆棘和危险的道路。在国家危难之际,她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赞歌。 如今,距离那场残酷的战争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郑苹如这位“抗战女杰”的名字,和她那句“勿轻花弱无筋骨,异香堪可惊仇虏”的诗句,将永远被我们铭记。
1940年深夜,民国大美女郑苹如,被秘密押到小树林执行枪决。特务垂涎她的美色,犹
司马槑谈过去
2025-10-09 10:34:00
0
阅读: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