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东北吉林降落了罕见的陨石雨,毛主席对孟锦云说:“天上掉石头,就是要死人哩。”[送心] 1976年3月8日下午3点刚过,吉林市北部的天空突然出现一道刺眼的白光。目击者后来回忆,那个火球从东北方向呼啸而来,拖着长长的尾巴,发出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短短几秒钟内,一颗来自小行星带的陨星在距离地面19公里的高空解体,炸成无数碎片洒向大地。这场罕见的陨石雨覆盖了500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一个中等县城的面积。 最大的一块陨石重达1770公斤,砸在永吉县桦皮厂镇靠山村的冻土地里。冲击力之大,将1。7米厚的冻土层砸穿,在地下挖出一个深6.5米的坑洞。溅起的土块最远飞出150米,扬起数十米高的蘑菇状烟云。 附近的地震台记录下这次撞击产生的震动,相当于1.7级地震,精确时间是15时2分36秒。村民们起初还以为发生了爆炸事故,等反应过来才意识到是天上掉下来的东西。 令人称奇的是,如此大规模的陨石雨竟然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既没砸坏房屋,也没伤到牲畜。这在世界陨石史上都算得上奇迹,后来成为国际陨石学界经常提及的案例。 搜寻队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总共收集到138块主要陨石,加上大量碎片,总重量约2600公斤。这些陨石被命名为“吉林陨石”,其中最大的那块被称为“吉林一号”,是目前人类已知的最大石陨石。 中国科学院迅速组织联合考察队赶赴现场,科学家们发现,这些陨石属于H5型球粒陨石,含铁量约28.6%。更重要的是,它们形成于约46亿年前,比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还要早8亿年。 这意味着什么?陨石保存着太阳系诞生初期的原始信息。地球上的岩石经过漫长的地质活动早已面目全非,而这些来自小行星带的石头却像时间胶囊,封存着宇宙最初的秘密。 通过分析陨石的宇宙线辐照痕迹,科学家推算出它们在太空中漂流了约100万年才闯入地球。在进入大气层之前,母体陨石的直径约1.7米,重约4吨。 中国将部分样本分赠给德国、美国、日本等12个国家的40多个实验室,这种国际合作推动了全球陨石学研究的进展,也让中国在这个领域赢得了尊重。 吉林陨石的主要标本收藏在吉林市陨石博物馆,这是中国唯一以陨石雨为专题的博物馆。除了本地陨石,博物馆还通过国际交换获得了来自全球40多种陨石样本,包括墨西哥的Allende陨石和俄罗斯的Sikhote,Alin铁陨石。 博物馆开发的“探索星际、触摸陨石”科普课程很受欢迎,让孩子们有机会亲手触摸这些来自太空的石头。想象一下,那些在你指尖的粗糙表面,见证了太阳系诞生的时刻。 每年都有陨石爱好者和科学家从世界各地赶来参观,2018年举办的国际陨石博览会吸引了众多专家和收藏者,把这座东北城市变成了短暂的“世界陨石之都”。 近半个世纪过去,吉林陨石雨依然让人着迷。宇宙远比我们想象的更精彩,而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才刚刚开始。那些从天而降的石头,既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宇宙发出的邀请函。 🌌 网友热议: 这么大一场“石头雨”,覆盖500平方公里,居然没伤到一人一畜,也没砸坏房子,这运气真是没谁了,堪称“奇迹”。 会联想到一些记载,比如毛主席得知陨石雨后的反应,将其与古代“天人感应”的说法联系起来。这种将罕见天象与重大历史事件关联的解读,为事件增添了一层特殊色彩,引人深思。 直道砸下来的“吉林一号”重达1770公斤,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石陨石,而且年龄约有46亿年,带来了太阳系起源的宝贵信息,大家都觉得这简直是“天赐国宝”。 💎 如果时光倒流,你恰好生活在1976年的吉林,亲眼目睹了这场陨石雨,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是会感到恐慌,还是充满好奇?你觉得这类罕见天象,更多的是巧合,还是蕴含着某种特别的预示呢?
1965年秋天,毛主席在武汉突然问了一句:“洪麻子怎么样?”韩先楚愣了一下,小声
【61评论】【33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