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分析说,一场俄乌冲突,彻底解决了中国崛起的最后一个障碍……!具体怎么回事

繁梦间 2025-10-06 09:35:36

看到一个分析说,一场俄乌冲突,彻底解决了中国崛起的最后一个障碍……!具体怎么回事呢,我来分析一下吧。现在的中国,有点像二战时期的美国。一场二战打下来,美国成了真正的世界霸主。但是,如果美国的周边不是墨西哥和加拿大这种好邻居,而是日本或者德国这种恶邻居,那也就没有美国的世界霸主的今天。 压在中国心头几十年的那块大石头,好像突然就松动了,我们说的是来自北方的压力,它并没有消失,但它的性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提起北方邻国,脑子里会闪过很多画面:漫长到望不到头的陆地边界,1969年珍宝岛的炮声,百万大军压境带来的窒息感,甚至还有对准我们的核武器,那种强悍又难以预测的形象,是几代人的共同记忆。 为了防备这个“历史幽灵”,我们曾投入了天文数字般的资源,在北疆构筑防御工事,部署重兵集团。 “韬光养晦”这个策略,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外部环境不允许我们有别的选择,尤其要避免“两线作战”的噩梦。 但俄乌冲突就把一切都照得清清楚楚,那个曾经被认为是世界第二的军事力量,打起仗来却暴露出一堆问题:装备老化跟不上,后勤补给拉胯,人员伤亡的估算数据更是触目惊心,速战速决的剧本,最终演成了一场消耗战。 这一下笼罩在北方边境的军事阴云,可以说基本散了,我们不再需要时刻紧绷神经,去防范一场大规模的陆地闪击战,原来那个“对等威慑”级别的难题,现在降维成了一个可以管理的风险。安全方程式的核心变量,彻底变了。 军事上的祛魅,立刻带来了经济天平的倾斜,被西方一脚踢出局,各种制裁、禁运、资产冻结接踵而至,俄罗斯发现自己唯一的选择,就是向东看。 欧洲的能源市场丢了,高端芯片也买不到了,经济循环急需一个强大的外部支撑。 我们看到了一幅奇特的经济共生图景,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源源不断地输往中国,我们成了他们能源和农产品的关键买家。 反过来中国的汽车、机械和各种工业制成品,则填满了他们空出来的市场。双边贸易额连年暴涨就是最直接的证明。 俄罗斯成了一个稳定的后方能源库,外加一个庞大的工业品市场。 它对我们的经济依赖越深,主动挑事的可能性就越低。经济上的深度绑定,成了边境线上最稳固的“压舱石”。 这盘棋走到这里,中国一下子就盘活了,过去几十年最头疼的“两线作战”困境,基本解除了。 就好比美国,它的邻居是加拿大和墨西哥,没什么地缘压力,所以能腾出手来满世界布局。我们现在,也部分体会到了这种优势。 原本部署在北方的大量军事资源,现在可以更从容地转移到真正需要发力的战略方向,比如东南沿海。 更重要的是,俄乌冲突本身也把美国和西方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在了欧洲,这客观上大大减轻了我们在印太方向上承受的直接压力。 可以说,我们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窗口期,当主要对手被牵制,自身又有人认为存在产业空心化、金融“空中楼阁”等问题时,我们则卸下了历史包袱,可以集中几乎全部的精力,去应对这场终极的大国博弈。 这样的地缘战略格局,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有利了。

0 阅读:5

猜你喜欢

繁梦间

繁梦间

不被定义,庆幸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