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俄罗斯紧急情况部直接官宣,堪察加半岛上的克罗诺基火山毫无征兆地就喷了。 这座海拔 3528 米的火山本就长在太平洋火山带的 “热闹地段”,这里挤着 300 多座火山,活火山数量占了全世界的十分之一,说是火山界的 “群居社区” 一点不夸张,克罗诺基更是被火山学家夸作 “世界上最美丽的火山”,没想到美丽的外表下藏着这么暴烈的脾气。 10 月 4 日这天,它毫无征兆地喷薄而出,灰柱一下窜到了 9.2 千米,比不少民航客机的巡航高度还高,俄罗斯紧急情况部立马把航空危险级别拉到最高的 “红色”,火山灰顺着风向往半岛东南部飘,好在那片区域没什么居民点,不然就得重演古代的狼狈场景了。 要知道 1800 年前堪察加的一次火山喷发,18 到 19 立方千米的火山碎屑直接毁掉 500 平方公里的生物,1.2 万平方公里的植被全被火山灰埋了,这次克罗诺基算是 “手下留情”,没把灾难落到人头上。 说它 “毫无征兆” 其实一点不奇怪,这类火山喷发根本就是地质界的 “偷袭高手”。新西兰的怀特岛火山 2019 年那次喷发还记得吧,监测人员早发现二氧化硫浓度飙升、火山震颤加剧,都发了 2 级警报,结果还是突然炸了,47 名游客当场死伤大半,事后才知道是蒸汽驱动的射气喷发在搞鬼。 这种喷发就像高压锅突然炸锅,地下过热的水瞬间变成蒸汽,体积能膨胀 1700 倍,根本不给监测设备反应时间,日本御岳火山 2014 年喷发前 7 分钟才出现山体倾斜,这点时间连疏散都不够,直接带走 63 条人命。 克罗诺基这次大概率也是同款 “套路”,可能地下热液系统早就在蓄力,只是表面风平浪静,等突破临界点就立刻爆发,监测设备也只能事后 “复盘”。 而且堪察加半岛这大半年就没安生过,早就是地质活动的 “狂欢季”。7 月底太平洋那场 8.7 级地震震中就在首府东南 149 公里,直接把克柳切夫火山震醒,喷了 1 万米高的灰柱,连沉睡 600 年的克拉舍宁尼科夫火山都被惊动了,这可是它 1463 年之后第一次喷发,灰柱也有五六千米高。 更夸张的是,一连串地震下来,整个半岛都往东南挪了 2 米,相当于 7 座火山集体 “叫醒” 了这片土地,克罗诺基这会儿喷发,更像是这场地质大戏的 “加演节目”,只是来得太突然,没给人打招呼。 别看现在没伤到人,火山喷发的后劲可不小。1737 年堪察加的海啸就是火山喷发惹的祸,当时帐篷塌了、棚屋毁了,当地人一夜变穷,不少人丢了性命,之后 300 年里这里至少闹了 24 次海啸,20 世纪就占了 17 次。 这次克罗诺基喷出来的火山灰看着无害,其实全是尖锐的矿物质颗粒,吸进肺里根本排不出去,古代人遇到这情况只能逃,现在居民还好能关窗戴纱布口罩避险,但要是灰柱再往西北飘 200 多公里,首府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就得被笼罩,到时候航班停飞、户外活动暂停都是家常便饭,之前克拉舍宁尼科夫喷发才橙色预警就影响低空飞行,这次红色预警的威力可想而知。 更有意思的是,堪察加人跟火山打交道的历史早有渊源。18 世纪的探险家克拉舍宁尼科夫就记着,伊捷尔缅人觉得火山是亡者的居所,喷灰就是 “逝者烧帐篷”,阿留申人遇到地震喷发就吓得逃村,那会儿火山碎屑流能烧光几百平方公里的一切,大火能烧好几周,住在附近的渔民只能等着 “末日”。 现在虽然有了监测技术,但面对克罗诺基这种 “不按常理出牌” 的喷发,还是得认怂,毕竟地质力量的脾气从来不是人类能拿捏的。 这事儿说穿了就是,克罗诺基喷得突然,但没跳出堪察加的 “地质剧本”。这片火山扎堆的地方本就不是 “省油的灯”,8.7 级地震开了头,7 座火山接力活跃,它不过是顺着这股劲儿 “露了一手”。 只是这种射气喷发太 “狡猾”,藏得深、爆发快,就算人类盯着二氧化硫浓度、山体震颤这些指标,也架不住它突然 “掀桌子”。好在这次喷发的方向没对着人,不然就得重现怀特岛的悲剧,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现如今,俄罗斯有一个心结,就是不舍得放弃远东联邦区。这块695万平方公里的地,比
【6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