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0月3日发布,浙江,女子趁中秋过节,买了一堆大闸蟹,结果,煮好后刚咬了一口大闸蟹蟹腿,牙齿就传来一阵剧痛,紧接着喝口水都疼,她捂着脸去医院检查:“医生,我吃螃蟹时牙齿突然疼得厉害,像被电击一样!”经过检查,李女士的牙出现了明显的隐裂,需要进行根管治疗。 (信源:江海晚报——女子用牙咬大闸蟹腿牙裂了,“像被电击了一样,喝水都疼”) 牙齿隐裂到底是啥?为啥咬个蟹腿就会裂? 牙齿隐裂就是牙齿表面出现了肉眼难辨的细小裂纹,大多藏在牙齿咬合面的沟缝里,平时没啥感觉,可一旦遇到咬硬物、冷热刺激,就会触发剧痛。 咱们的牙齿看着硬,其实牙釉质(牙齿最外层)像玻璃一样脆,尤其是后槽牙,每天咀嚼受力大,要是突然咬到蟹壳、骨头、坚果壳这类硬物,裂纹就容易 “找上门”。 李女士咬的蟹腿壳,看着薄但边缘硬,刚好给牙齿施加了集中的压力,直接把隐裂给 “诱发” 了。 医生后续解释时,还说了个更扎心的:“很多人都以为牙能咬硬东西,其实大部分牙隐裂,都是‘作’出来的。” 除了咬蟹壳,用牙开啤酒瓶、撕包装袋、啃骨头,甚至嚼冰块,都会慢慢损伤牙釉质。 这些动作看似 “省事”,实则在给牙齿 “埋雷”—— 裂纹一开始可能只有头发丝细,可越咬越大,最后会裂到牙根,严重时整颗牙都得拔。 李女士还算幸运,发现得早,做根管治疗还能保住牙,要是拖到裂纹加深,遭的罪就更大了。 李女士后来回忆,其实这颗牙早有 “预警”。之前吃冷的冰淇淋、热的汤面时,偶尔会有点酸敏感,她以为是 “牙敏感”,没当回事。 医生说,这就是隐裂的早期信号 —— 裂纹没穿透牙本质时,只会对冷热刺激敏感;一旦咬硬物让裂纹加深,就会触发剧烈疼痛。 很多人跟李女士一样,把早期敏感不当回事,直到疼得受不了才看医生,白白错过了止损的机会。 评论区里,不少网友都分享了自己的 “翻车经历”:有人说 “之前用牙咬坚果壳,结果牙裂了,花了两千多做治疗”;有人吐槽 “我妈总用牙开酒瓶,说多少次都不听,现在牙敏感得连苹果都不敢啃”;还有人庆幸 “还好我吃蟹都用蟹针,看完这事儿更不敢用牙咬了”。 确实,吃大闸蟹有专门的工具 —— 蟹针能轻松挑出蟹肉,蟹剪能剪开硬壳,根本没必要用牙 “硬扛”。 除了吃蟹,医生还提醒了几个护牙细节:比如别用牙咬硬物,哪怕是看似软的牛皮糖、年糕,也别用力啃;平时刷牙别太用力,用软毛牙刷,避免磨损牙釉质;如果发现牙齿对冷热敏感、咬东西疼,别拖着,赶紧去看牙医。 毕竟牙齿就这一副,坏了修起来又费钱又遭罪,不如平时多注意。 李女士的经历也给大家提了个醒:中秋吃蟹、过年啃骨头,这些热闹的场景里,藏着护牙的小细节。 别图省事用牙 “硬刚”,该用工具就用工具,该注意的地方别马虎。不然像李女士这样,好好的节日变成 “看牙日”,多不值当。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有没有用牙咬过硬物的经历?有没有遇到过牙齿敏感、疼痛的情况?评论区聊聊,一起分享护牙小技巧,也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爱护牙齿,吃嘛嘛香,别让 “小疏忽” 酿成 “大麻烦”!
男子吃的这顿饭真是窝囊。男子相亲和女方见面,约女子第二天一起吃饭。出于礼貌,男子
【8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