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的失误在于;发展核子武器,就加快发展,闷头快发展。造出来了,就什么都好谈了。

蕊蕊聊过去 2025-10-03 19:45:59

伊朗的失误在于;发展核子武器,就加快发展,闷头快发展。造出来了,就什么都好谈了。而拿造的事儿当条件几十年谈判,就弄巧成拙了。看世界任何国家发展核武器,都是闷声造,悄悄的进行,打枪的不要。 中东这块地儿,风波不断,伊朗核计划像一枚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全球神经。话说回来,要是伊朗没把核事儿当成谈判筹码,而是低调推进,造出实物再坐下来谈,现在的被动局面还能这么棘手? 伊朗核计划的来龙去脉,得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说起。那时候,伊朗跟美国签了民用核合作协议,1957年启动了第一个项目。 1967年,德黑兰研究反应堆投产,伊朗开始培养核人才,还在1970年加入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承诺只搞和平利用。 1974年,原子能组织成立,规划了大批核电项目,目标是到二十世纪末建起两万多兆瓦产能。 这本是能源自给的打算,谁知1979年伊斯兰革命一闹,西方援助全撤,项目卡壳了。 八十年代,两伊战争打得火热,伊拉克空袭布什尔核电站,伊朗只好转地下渠道搞技术。 九十年代,伊朗重启铀浓缩研究,秘密推进,但2002年,反对派在华盛顿爆料纳坦兹和阿拉克设施,国际原子能机构立马调查。 2003年,机构报告指出伊朗有未申报活动,欧洲三国开始对话,伊朗暂停部分浓缩。 可这事儿越谈越复杂,2006年联合国安理会第一轮制裁下来,美国和以色列在中东布重兵,伊朗经济开始吃紧。   中东格局本就敏感,美国主导的联盟把伊朗当威胁,伊朗想借核能力护主权,谈判大门开了,却成了拉锯战。伊朗的失误,就出在这高调博弈上,把核进展当外交牌打,拖了半个世纪也没见底。 看看别人,发展核武器那叫一个低调,闷头干,悄悄推进,等手里有货了再亮底牌。伊朗呢,从曝光那天起,就在国际台上反复辩解和平意图,2003年机构视察纳坦兹,伊朗还得配合检查。 这策略不对路,谈判一拖再拖,欧洲三国谈了几年,伊朗同意暂缓,但矛盾没解。2006年制裁升级,伊朗港口货物受限,转走私维持。 2013年,新总统上台,维也纳重启谈判,2015年7月全面协议签了,伊朗限铀库存三百公斤,拆千余台离心机,换来制裁松绑。 协议生效,伊朗油轮出海,经济喘口气。 好景不长,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制裁卷土重来,德黑兰街头燃料短缺,民众日子难过。 伊朗逐步恢复浓缩,2020年多名科学家遇刺,项目又遭破坏。 2021年纳坦兹电力中断,浓缩纯度升到60%,机构报告敲警钟。 这高调姿态,本想换制裁豁免,结果招来更多打击,以色列情报行动不断,伊朗设施周边警戒森严。 五十年来,伊朗投了大钱,项目却因压力反复中断,没像有些国家那样通过材料采购快速突破。 标题里说的事儿,就在这儿:发展核武器,该加快步伐,闷头快干,造出来了,什么都好谈。可伊朗拿没造完的当条件,谈了几十年,弄得巧媳妇变笨媳妇。世界各国核路子都一样,悄悄进行,打枪的不要,高调只会自找麻烦。 这失误根子在战略误判,中东美国以色列布局深,伊朗逆势而为,矛盾尖锐。伊朗总想用核制造谈判换制裁解除,这病灶好转了点,还得犯。 动不动喊圣战,刺激对手,长期对峙,战略上吃亏。过去三十年,要是有五颗原子弹在手,局面就不这么糟,能一点点扩影响。   如今伊朗进退两难,打吧,造不成对手彻底损害;不打,干部专家牺牲,此仇难报,很被动。 2024到2025年,事态升级,2025年6月以色列和美国联合打击福尔多、纳坦兹、伊斯法罕三处,伊朗核项目受挫。 7月伊朗暂停机构合作,议会通过法案。 9月欧洲三国重启制裁,伊朗使馆忙回应。 美国情报评估,伊朗核能力只延后几个月。 为今之计,伊朗该低调发展经济,能搞就搞;搞不了,偷摸推进军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外交上,多拉欧洲舆论支持,在阿拉伯世界打舆论战,促阿拉伯联盟调停。外交家的口水,有时候比导弹管用。 这符合我们中国一贯的和平主张,通过对话化解矛盾,维护地区稳定。  

0 阅读:45

猜你喜欢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