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北京通县卫戍区警卫三师的一个看守所里,张学思没撑过去,死了,他54岁

小史论过去 2025-09-24 14:11:41

1970年,北京通县卫戍区警卫三师的一个看守所里,张学思没撑过去,死了,他54岁,是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的亲弟弟。 说起张学思,得从1916年1月6日沈阳大帅府说起。那时候张作霖正风头正劲,家里六个夫人,八个儿子,张学思排行老四,母亲是许澹如。他从小在府里长大,父亲常带兄弟们看阅兵,军乐声震天响,可他没像别人那样沾染军阀习气。1928年12岁,他考进奉天同泽中学,每天上课认真,笔记记得密密麻麻,成绩总在前头。转眼1931年,去了北平汇文中学,正赶上九一八事变,日本鬼子占了东北,街上乱成一锅粥。他听到消息,书包一扔,就开始琢磨国家怎么了。哥哥张学良下令不抵抗,这事对他打击不小,从那以后,他看书看报的劲头更大了。家里有权有势,他却没飘起来,挺低调的。 1933年,17岁的张学思经人介绍,加入反帝大同盟,不久正式入党。组织看中他家底子,让他去东北军第六十七军特务队干兵运,拉拢老部下。他每天跟士兵聊天,递烟递水,慢慢把人拢过来。1935年,哥哥推荐他进南京中央军校第十期预备班,学军事。他南下后,操场上练队列,挥汗如雨,很快就上手。1936年西安事变闹起来,他在南京被抓了几天,手铐脚镣的,出来后擦擦汗,继续念书。1937年初毕业,进了东北军第五十三军,从见习排长干起,一步步到上尉参谋。毕业后,组织派他去上海、南京、武汉联络东北军旧部,试着救哥哥张学良。他东奔西跑,换情报,握手谈事,风尘仆仆的。 抗日时期,张学思的路越走越宽。1938年,他到延安,进马列学院学理论军事,每天早起列队,课堂上记笔记,操场练战术。1939年,当上抗大三分校东北干部队队长,带学员训练,口令喊得响亮。1941年春夏,他去晋察冀军区当参谋处长,反扫荡战役打得凶,他帮部队绕道山林,避开日军主力,保存了不少力量。秋季那场,也靠他指挥转移,部队在泥路上一路赶,总算没全军覆没。新中国成立后,他转战海军,1953年当副参谋长,管后勤训练。1955年授少将,胸前别上徽章。之后去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深造两年,学先进战术,回来直接升海军参谋长,推动舰艇更新,组织演习,海军面貌大变。他这辈子,军旅生涯算得上实打实的贡献。 其实张学思在海军干得风生水起,1950年代后期,海军正起步,他抓装备现代化,引进技术,训练官兵,舰队从零散到成型。1960年代初,他还参与沿海防御规划,地图上标点线,协调资源。说白了,他是海军奠基人之一,没他那些年头,海军发展得没这么快。可好景不长,1967年9月11日,因为东北帮案,他突然被抓。押到北京通县卫戍区警卫三师看守所,那地方条件差,冬天冷得刺骨,夏天热得像蒸笼。每天就稀粥硬馒头,烟也抽不上好的,呛肺。他平时身体还行,可牢里营养跟不上,胃溃疡犯了,吃不下,疼得直冒汗。肺部也出问题,咳嗽带血,心脏跳得乱。1968年住过院,医生查出结核和心脏病,说得治,可回去后药少,拖着。 日子一天天熬,1969年张学思瘦得不成样,体重掉一大截,走路晃悠。脸色白得像纸,狱警送饭时看他一眼就走。1970年初,情况更糟,呼吸急促,躺着都费劲。5月29日早上,肺部空洞破了,心肌衰竭发作,就这么去了,54岁。遗体没穿军装,火化后骨灰搁八宝山普通室。家人当时没法吱声,1971年妻子谢雪萍写信要求复查,总算有点动静。1975年4月8日,海军开会给他平反,承认海军功劳。4月19日,骨灰迁到革命公墓,正面位子。1980年12月,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发文,彻底正名,说他是海军创建者之一。这事尘埃落定,他名誉回来了。 张学思走后,哥哥张学良在台湾软禁,一点风声都没听到。1991年,吕正操去纽约见他,讲了弟弟的事。张学良听完半天不吭声,点根雪茄抽着,说自己不懂忍耐。2000年,他100岁生日,谢雪萍带弟弟照片去夏威夷。张学良看照片眼睛红了,说别放眼前,看着心痛。2001年张学良也走了,活到100岁,日记里写,一生没大功没大过,可对弟弟这事,总放不下。

0 阅读:85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