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男子在朋友圈扮演“成功人士”,让人误以为经营着多家连锁餐厅,日常出入驾驶豪车。接着,男子以外婆突发重病急需手术费为借口,恳求老同学以其名义贷款36万元,并承诺自己负责还款。后续再以有资金被法院冻结需额外资金解封为由,诱骗老同学拉来好友共同筹款,又编织出“需补缴税款”、“银行流水不足”等层层谎言,继续行骗,有人甚至不惜反复抵押自有房产,贷出500万巨款给他。在四年间,男子从信任他的老同学等人手中骗走了高达670万元。更心寒的是,男子连父母唯一的住房和车子也偷偷抵押,甚至用母亲手机办理10万元网贷。老同学发现异常后,果断报警。 据大象新闻9月20日报道,张立德(化名)和胡磊(化名)是职校时期的同学,毕业后还曾一起在汽车公司工作过几年。 后来张立德离职,开始经营餐饮生意,经常在朋友圈晒出餐厅照片和豪车,显得事业蒸蒸日上。 2019年,张立德第一次联系胡磊,语气焦急地说外婆突发重病急需用钱,而自己的资金都压在餐厅扩张上,银行贷款也已满额,希望用胡磊的名义申请贷款36万元,并承诺“只是走个流程,贷款由我来还”。 胡磊出于对老同学的信任,没多想就帮他贷了款。 起初几个月,张立德确实按时还款,但之后便开始以“资金周转不灵”“餐厅需要续租”等理由拖延还款,甚至还进一步向胡磊借钱。 胡磊虽然有些犹豫,但看到张立德朋友圈依旧风光,觉得他只是一时困难,又陆续借出共计100多万元。 2024年初,张立德突然告诉胡磊一个“好消息”,他有一套房子卖了350万元,但因“法院冻结”需要一笔“保证金”才能解封,承诺一旦款项解冻就全部还清欠款。 他甚至拉来了胡磊的两位朋友陈浩和沈东,声称需要“共同帮忙周转”。 于是,三人陷入更深的借贷漩涡。 张立德一会儿说“要缴税”,一会儿说“银行流水不够”,不断编造理由要钱,陈浩先后借出70万元,沈东更是为了帮他,不惜多次抵押自己的房产,前后借出500万元。 更令人心寒的是,张立德还谎称“外婆去世了,我可以继承遗产还钱”,而事实上,外婆一直健在。 事实上,张立德的餐厅早已倒闭,所谓的“豪车”也只是二手老款车,所有借款均被其用于个人挥霍,购买奢侈品、转账给女友、投资失败的小吃店,甚至几年内换了几辆跑车。 就连他的家人也未能幸免。 张立德将父母唯一的房产和车子抵押,还偷偷用母亲的手机申请了10万元网贷。 张母月薪仅3000元,得知后几近崩溃:“我这点工资怎么还得起10万?” 2025年1月,胡磊终于意识到被骗,向派出所报案。 经警方调查,张立德所陈述的“外婆病重”“房产被冻结”“继承遗产”等全部为虚构事实,其行为已涉嫌诈骗罪。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那么,从法律角度,张立德将面临怎样的处罚呢? 《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案中,张立德多次编造“外婆生病需要医疗费”、“卖房款被法院冻结需要保证金”、“外婆去世可继承遗产”等虚假事实,隐瞒其餐厅早已停业、无实际还款能力的真实情况,胡磊等人基于对老同学的信任,误以为借款用于正当用途,出借巨额资金。 事后,张立德将资金用于购买奢侈品、跑车等个人挥霍,证明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期间,张立德从胡磊等人手中骗取钱款超出670万元。 结合上海高院等联合发布的《关于本市适用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工作意见》规定,诈骗财物价值6千元以上不满10万元为数额较大,诈骗财物价值1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为数额巨大,诈骗财物价值50万元以上为数额特别巨大。 可见,50万元以上即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本案数额远超此标准,依法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此外,张立德冒用母亲身份办理网贷的行为,同时涉嫌触犯《刑法》第280条之一的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基于想象竞合犯原则,应以重罪即诈骗罪论处。 对于胡磊等人的钱财损失,根据《刑法》第64条,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不过,张立德骗取的钱财已经用于个人挥霍,而其个人生意也已经破产,个别车辆等财产也没有多少价值,胡磊等人退赔难度较大,可能只得自认倒霉了。 张立德一案提醒我们,在法律和亲情之间,没有人能依靠欺骗长久立足,希望此案能成为一记警钟,唤醒更多人在经济往来中保持理性与警惕。 对于本案,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上海,一男子在朋友圈扮演“成功人士”,让人误以为经营着多家连锁餐厅,日常出入驾驶
洋仔说法
2025-09-21 13:49: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