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32年4月,日军派人给汤玉麟送去委任状,汤玉麟大骂说:“ 张作霖是我拜把子弟兄,你们害死他,我不会去做你们的官。” 当时东北军政人物投靠日伪的不在少数,汤玉麟的拒绝看上去像条硬汉,但转过头再看他在热河的作为,却让人满腹疑问。 要说汤玉麟的矛盾,那可真是绕不开,外人记得他曾拍案拒绝敌人,但在他管着热河的时候,却是另一副景象。 那几年官场乌烟瘴气,他的亲信横行霸道,百姓被逼种罂粟,鸦片成了军饷,士兵打仗带枪的同时还能夹着烟枪。 甚至连辽代帝陵都被他派人偷偷挖了,多少珍贵文物落进他腰包。可以说,他的统治早早埋下崩盘的祸根。 到了1933年日军真打进热河,他的部队几乎没撑几天就一溃千里,他自己也只好落荒而逃。 可偏偏,他又不是一个完全没有骨气的人,要理解这点,就得翻回他的前半生。 他生于1871年,家本是山东人,却在东北穷苦长大,干过车夫牧童。 年轻时被土匪抢过货,挨了一顿打,索性自己也进了山,成了绿林好汉。在寨子里,他胆子大、枪又准,很快抬头。 后来因看不惯头目行事不讲规矩,拉出一拨兄弟另立门户。就在这时候,他救下了被追杀的张作霖,两人一拍即合,从此情同手足。 还曾在敌人围剿时,他拼命掩护,把张的女儿抱出火线,这段交情让张作霖一直记在心里。 凭着这段兄弟情,他从匪首转成奉系旧部,一起打土匪、剿敌军,名头渐响。但 好景不长。张作霖后来倚靠文人整军,汤玉麟这帮粗人背景的将领地位受挤压,当然心里不服。 1917年春节的一场酒席,二人因用人问题吵翻,汤玉麟甩袖而去,还参与过张勋复辟这一场笑话。 折腾一圈失败后,他落魄到了大连,直到几年后,张作霖看在旧情的份上才叫他回来,给了个清闲位置。 再到1925年郭松龄叛乱,他又一次拼命出力,救了张作霖的根基,也因此被提拔为热河省的掌舵人。可正是这顶高帽子,让他把自己送上了下坡路。 九一八后,日本人盯上了他,认为这位老将能帮忙撑场面。表面上,他高喊不为日伪所用,捍卫民族大义,但说到底,他那支积弱不堪的队伍早已不堪一击。 热河几天内丢失,他也背负骂名,被全国耻笑,此后,他再没什么作为,虽然日本人想重金诱降,也始终没有再让他出山,他晚年隐居天津,直至1949年病逝。 纵观汤玉麟的一生,就是个矛盾的缩影。他能为兄弟豁命,也能把百姓推入深渊,能怒斥日伪,却又纵容鸦片横行,被讥作“鸦片将军”,没有彻底卖国,也没能真正担当。 他的一生照出乱世军人的挣扎,想要义气,又难免逐利,常谈大义,但缺乏远见与治事本事。 最终,他既不是民族英雄,也不是彻底的汉奸,只是被历史的浪潮推着走,留下一地唏嘘。 【主要信源:抗日战争纪念网——丢掉东三省后,张学良错误的指挥又丢掉了热河,被迫下野!】
[微风]1932年4月,日军派人给汤玉麟送去委任状,汤玉麟大骂说:“张作霖是我
芸霄记史
2025-09-19 15:41:27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