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做局了?”9月广东佛山,一38岁女子在汽修店换轮胎期间,因为店员倒车时不注意

悠然话史 2025-09-16 13:27:38

“被做局了?”9月广东佛山,一38岁女子在汽修店换轮胎期间,因为店员倒车时不注意,车子轻微碰到了女子腰部!结果等女子前往医院检查后,竟被诊断为腰部骨折!随后她就要求汽修店赔偿5万,还坚持要回山东老家治疗!可汽修店却觉得事情有疑点,说什么也不答应女子的要求,而店主之后的一番话,更是让人震惊!   “监控里车轮就蹭了一下,怎么会骨折?”佛山某社区调解室里,汽修店韦店长把监控录像反复播放,画面中李女士被车辆轻微触碰后侧身让开,动作连贯,看不出明显剧痛反应。 而另一边,李女士攥着山东老家医院的住院清单,红着眼眶说:“我一个人在佛山,不回老家谁照顾我?”这场因“轻微碰撞”引发的5万赔偿争议,在社区调解员介入后,更多细节逐渐浮出水面。   事情要从9月那个下午说起。38岁的李女士发现车胎异常,将车开到附近汽修店。店员小张忙着挪车入工位,因同时兼顾其他车辆维修,没注意站在车旁的李女士。 监控显示,15点23分,车辆缓慢前移时,右后轮轻微蹭到李女士腰部,她下意识后退半步,当时并未摔倒或呼喊。李女士事后回忆:“当时就觉得腰有点酸,以为是岔气,没当回事。”   直到傍晚6点,李女士腰部疼痛加剧,连弯腰拿水杯都困难,才独自前往佛山某医院急诊。CT报告显示“右侧腰3-4横突骨骨皮质不连续,考虑新鲜骨折”,同时备注“脊柱存在先天性骶椎隐裂”。 医生建议住院观察,但李女士看着空荡荡的出租屋,想起山东老家即将开学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当晚就买了返程火车票——她没提前告知汽修店,只在微信上简单留言“腰伤需回老家治疗”。   等李女士在山东办理住院、花费5700元后,才联系汽修店提出赔偿。 此时,韦店长已通过店员了解到碰撞细节,加上看到诊断报告里的“先天性问题”,心里满是疑虑。 她调出店里的《安全提示登记本》,上面有李女士签字的“已知晓维修区域禁止逗留”记录,“我们店员当时还喊了她让开,她可能没听见,但签字记录说明她知道危险”。 更让韦店长不解的是,佛山医院建议“就近治疗”,李女士却选择跨省奔波,“路上颠簸不说,后续治疗凭证也不好核实”。   其实,事发后汽修店并非毫无作为。当天傍晚得知李女士就医,韦店长就垫付了5000元检查费,还主动提出安排后续治疗。 但李女士返乡后的举动,让双方分歧扩大——她提出5万一次性赔偿,涵盖已花费用、后续治疗费及误工费,否则要求汽修店持续垫付费用。 “我在电子厂上班,一天工资200多,医生说至少要休养3个月,加上来回车费、家人陪护的误工费,5万不算多。” 李女士的计算有自己的道理,可韦店长却犯了难:“小店每月利润才1万多,5万相当于半年收入,关键是这骨折到底是不是我们撞出来的?”   社区调解员介入后,首先梳理出两大核心争议:一是“轻微碰撞”与“横突骨骨折”的关联性。 调解员咨询骨科专家得知,横突骨骨折多因外力撞击或剧烈扭转导致,但先天性骶椎隐裂会降低脊柱稳定性,轻微外力也可能诱发骨折,“就像脆弱的玻璃,轻轻一碰就可能碎”。 二是跨省治疗的合理性。李女士提供的老家医院证明显示,其父母年迈、孩子年幼,确无人在佛山照料,且老家医院有亲属从事护理工作,能节省陪护成本,“并非故意扩大损失,而是现实所迫”。   随着调查深入,更多细节让矛盾出现转机。调解员发现,汽修店虽有安全提示,但维修区域未设置物理隔离栏,店员在多任务操作时缺乏专人引导客户; 而李女士跨省治疗前未与汽修店协商,导致部分治疗项目(如中医理疗)未提前报备,增加了费用认定难度。 “双方都有疏忽,不能只盯着对方的问题。”调解员提出方案:先做医疗因果鉴定,明确碰撞与骨折的参与度;再按鉴定结果,结合实际花费(5700元已垫付5000元)及后续治疗预算,核算合理赔偿金额。   如今,李女士已同意回佛山做鉴定,韦店长也表示愿意根据鉴定结果承担相应责任。这场纠纷让双方都意识到:遇到问题时,沟通比争执更有效。 李女士若提前告知跨省治疗的苦衷,或许能避免误会;汽修店若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也能减少意外发生。 而对更多人来说,这起事件也是个提醒:无论身处何种角色,理性沟通、换位思考,才是化解矛盾的关键。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 2025-9-12   女子在汽修店换轮胎,被店员倒车时撞碰致腰部骨折,索赔5万元遭拒,店方:存在“疑点” 2025-09-13 09:10·掌握滨州

0 阅读:1
悠然话史

悠然话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