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警惕!四川眉山,男辅导员将醉酒的女学生带至酒店,趁其醉酒,男辅导员与其发生了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09-15 17:40:16

值得警惕!四川眉山,男辅导员将醉酒的女学生带至酒店,趁其醉酒,男辅导员与其发生了关系。清醒后,女学生当即离开房间并选择报警。但男辅导员被通知到案后却拒绝承认,庭审时更是主张认定自己构成强奸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法院这样判!   2024年春,四川眉山某高校的公告栏前围满了学生,一张“关于解除肖某辅导员职务”的通知格外醒目。 这个曾以“温和负责”形象示人的辅导员,此刻正因强奸罪在监狱服刑,而这一切的起点,是2023年6月那个从火锅局开始的失控夜晚。最先让肖某暴露破绽的,是酒店电梯里的30秒监控。 2024年6月11日凌晨3点,监控画面显示:肖某背着浑身瘫软的胡某走进电梯,胡某的头歪靠在肖某肩头,双臂无力下垂,全程没有任何自主动作。 而肖某在按下楼层键的同时,突然侧头亲吻胡某的脸颊,胡某依旧毫无反应,这组画面后来成为庭审中关键的“状态证据”,证明胡某当时已丧失意识,无法对亲密行为做出回应。   时间倒推8小时,这场悲剧的开端藏着不易察觉的“陷阱”。当晚8点,肖某以“近期学业压力大,聊聊近况”为由,单独约胡某到校外火锅店吃饭。 席间,肖某不断强调“师生之间不用拘谨”,主动点了6瓶啤酒,频繁劝胡某“少喝一点没关系,放松一下”。 胡某起初只抿了两口,却在肖某“不喝就是不给老师面子”的软磨硬泡下,逐渐放松警惕。饭后,肖某又以“唱歌解压”为由,将胡某带至KTV,继续劝酒,直到胡某趴在沙发上失去知觉。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胡某清醒后。6月11日下午3点,胡某在酒店房间醒来时,头痛欲裂,身上的衣服凌乱不堪,陌生的环境让她瞬间警觉。 她没有慌乱,第一时间用手机拍下房间环境、床单痕迹,随后迅速收拾物品离开,并在走出酒店大门后立刻拨打110。 “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他逍遥法外,必须留下证据。”胡某后来在笔录中说。   警方介入后,证据收集的每一步都精准命中要害。抵达酒店后,民警第一时间封锁房间,提取了床单、被套上的生物样本,封存了胡某当晚穿着的衣物; 同时安排胡某前往医院进行身体检查,从其体内提取生物样本送检。次日,当民警通知肖某到案时,他还试图编造谎言:“我送胡某到酒店后就走了,她可能是喝多了记错了。” 但他没料到,DNA鉴定结果很快显示:床单上的混合生物样本包含胡某与肖某的基因分型,胡某体内提取的生物样本也与肖某完全匹配。   更让肖某无法辩驳的,是微信聊天记录的“时间差”。警方调取两人案发前后的聊天记录发现:6月10日晚8点前,胡某的回复始终保持礼貌且克制,多次提及“太晚了想早点回宿舍”; 而肖某却不断用“再坐会儿”“马上就结束”拖延时间,从未告知胡某“会去KTV”“会住酒店”。 庭审时,公诉人指出:“肖某作为辅导员,明知胡某是学生,却刻意隐瞒行程、反复劝酒,后续趁其无意识发生关系,主观恶意明显。”   面对铁证,肖某仍在庭审中狡辩,声称“DNA只能证明两人有接触,不能证明违背意愿”,主张“证据不足”。 但法院审理后明确:强奸罪的核心是“违背妇女意志”,当妇女处于醉酒、无意识状态时,无法表达真实意愿,此时发生性关系即构成犯罪。 本案中,监控证明胡某丧失意识、DNA证明发生关系、聊天记录证明肖某刻意引导,证据链完整且相互印证,足以排除合理怀疑。 最终,一审法院以强奸罪判处肖某有期徒刑3年6个月,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如今,肖某已在监狱服刑,其教师资格被依法吊销,终身不得从事教育行业。而胡某在学校的帮助下,办理了休学调整,家人也专程赶来陪伴她进行心理疏导。 经过近一年的恢复,胡某已重新返校,虽然偶尔仍会因过往经历感到不安,但她在一次校园普法活动中分享:“及时报警、保存证据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法律不会让坏人逍遥法外。”   这起案件的意义,远不止于对一个罪犯的惩罚。它清晰地划定了“师生边界”与“法律红线”,任何以“关心”“放松”为名的刻意引导、趁人不备的侵犯,都将被证据揭穿; 而受害者及时留存证据、果断报警的行为,也为类似案件中的维权提供了重要参考:法律从不缺席,正义需要勇气去争取。     信源:金羊网 2025-8-1321:01 四川一职业学院辅导员强奸女学生,获刑3年半

0 阅读:6

猜你喜欢

锴锐说科技文化

锴锐说科技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