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何鸿燊给徐小凤颁奖,直勾勾的盯着她丰满的身材说:“你挣了这么多钱,今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09-15 13:40:15

1983年,何鸿燊给徐小凤颁奖,直勾勾的盯着她丰满的身材说:“你挣了这么多钱,今晚来照顾一下我的生意呗?”徐小凤不急不恼,笑着回了句话,顿时让何鸿燊涨红了脸,之后更是公开向她道歉。   2018年,香港电台举办“乐坛传奇致敬晚会”,89岁的徐小凤压轴出场,一曲《顺流逆流》唱罢,台下掌声雷动。 后台采访时,有记者提起1983年与何鸿燊的颁奖插曲,她笑着摆手:“都是过去的事了,但做人的分寸,当年不能丢,现在也不能丢。” 这番话背后,藏着她从武汉移民少女到“乐坛大姐大”的人生底色,更藏着一段关于“尊严”与“智慧”的往事。   徐小凤的“分寸感”,早在香港的市井烟火里就已养成。1949年她出生于武汉,两岁时随父母逃难到香港,一家八口挤在油麻地的唐楼里,父亲靠一间不足10平米的理发店维持生计。 中学毕业后,16岁的她成了理发店的“活招牌”——不仅要帮父亲洗头、递工具,还要招呼客人,遇到难缠的主顾,她总能用温和的语气化解:“先生您别急,剪完您肯定满意”。 有次客人故意调侃她“声音像男人,不如去唱歌”,她也不恼,笑着回“要是唱得好,下次您来理发,我唱给您听”。这份从容,为她后来应对娱乐圈的风波埋下伏笔。   1965年的“香港之莺歌唱比赛”,是徐小凤命运的转折点,但最初她是“被迫参赛”。当时同学偷偷给她报了名,她得知后第一反应是“我哪会唱歌,别丢了人”。 直到比赛前一天,父亲对她说:“去试试吧,就算输了,也是一段经历。”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选了首《恋之火》,站在舞台上,当低沉磁性的声音响起,原本嘈杂的赛场瞬间安静; 评委后来评价“她的声音里有故事,不像个16岁的姑娘”。最终拿下冠军时,她站在台上,手里攥着奖状,心里想的不是“当明星”,而是“能不能靠唱歌帮家里多赚点钱”。   赛后,徐小凤开始在夜总会驻唱,每晚要跑两三个场子,从晚上8点唱到凌晨2点。彼时的香港夜总会鱼龙混杂,有客人会故意让她唱低俗歌曲,她总是笑着拒绝; “这些歌我不会,但我可以唱首《月亮代表我的心》,您看行吗?”有次黑帮大佬想让她“陪酒”,她端着茶杯说:“我只会唱歌,这杯茶敬您,祝您生意兴隆。”既没得罪人,又守住了底线。 也正是这份“不卑不亢”,让她被唱片公司看中,1969年发行首张专辑《秋夜》,销量突破5万张,远超同期新人。   到了1980年代,徐小凤已成香港乐坛的“常青树”,《风的季节》《顺流逆流》等歌曲传遍两岸三地,她的演唱会更是“票房保证”; 她从不靠华丽造型博眼球,总是一身得体的礼服,站在舞台中央,仅凭一把嗓子就能征服观众。1983年金唱片颁奖典礼,她本是来领取“年度最畅销女歌手奖”,却没料到会遭遇何鸿燊的“冒犯”。   当时何鸿燊作为颁奖嘉宾,接过奖杯后,目光停留在徐小凤身上,语气轻佻:“你挣了这么多钱,今晚来照顾一下我的生意呗?”现场瞬间安静; 所有人都知道,他口中的“生意”指博彩业,在公开场合说这话,既不合时宜,又带着对女性的不尊重。 身旁的黄霑想打圆场,刚开口就被徐小凤打断,她笑着看向何鸿燊:“何先生,您的生意遍布香港,我还真不知道该‘照顾’哪一门。不如您给我讲讲,您最得意的生意是哪行?”   这句话看似温和,却戳中了要害,何鸿燊的博彩生意虽众所周知,但在公开场合不便明说,徐小凤一句话让他语塞,脸瞬间涨红,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奖杯。 见何鸿燊没回应,徐小凤又适时补了一句:“不过还是要谢谢您颁奖,您的心意我领了,以后有机会,我一定去‘了解’您的生意。”既给了何鸿燊台阶,又没让自己受委屈。   事后,何鸿燊通过《明报》向徐小凤公开道歉,承认“言语不当,有失风度”。而这段插曲,更让徐小凤的“智慧”传遍娱乐圈。 1985年她在红磡体育馆开演唱会,原本计划10场,结果场场爆满,不得不加开8场; 1992年的“金光灿烂徐小凤演唱会”,她创下连续43场的纪录,周润发作为嘉宾上台时,单膝跪地为她献花,刘德华则主动退后,让她成为舞台的绝对焦点,这不仅是对她歌声的认可,更是对她人品的尊重。   如今85岁的徐小凤,虽已淡出舞台,却仍保持着规律的生活:每天早起练声、读报纸,下午会去公园散步,遇到粉丝要签名,她总是耐心满足。 “不管走多远,都别忘了自己从哪来。”这是徐小凤常说的话,也是她一生的写照。 从油麻地的理发店到红磡体育馆的舞台,她用歌声征服了听众,更用“不卑不亢”的人生态度,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参考信源:——《1983年香港金唱片颁奖典礼》 “口无遮拦”何鸿燊:当众对徐小凤开低俗玩笑,被怼到下不来台——网易

0 阅读:2

猜你喜欢

锴锐说科技文化

锴锐说科技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