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6年,李世民砍了李建成脑袋后,急匆匆赶到大嫂玳姬宫里,一把将玳姬按在床上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09-15 14:40:14

公元626年,李世民砍了李建成脑袋后,急匆匆赶到大嫂玳姬宫里,一把将玳姬按在床上霸道地说道:“李建成已经被我杀了,我会比他更疼你,更爱你!”玳姬自知在劫难逃,情急之下提出一个过分的要求。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因谋反被废,李世民坐在太极殿的龙椅上,看着跪满殿的大臣,突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清晨; 玳姬抓着他衣袖,哭着求他放过李建成子女的模样。那时他满口应允,转头却下了绝杀令; 而如今,自己的儿子也重演了“兄弟相残”的戏码,这仿佛是权力场上最残酷的轮回,让他第一次真切体会到,当年玳姬面对骨肉离散时的绝望。   玳姬初识李建成时,还是武德初年的事。那时她随父亲入宫赴宴,恰逢李建成在殿中抚琴,琴音清雅,引得她驻足倾听。李建成见她懂音律,便邀她共论琴艺,一来二去,两人渐生情愫。 后来她嫁入太子府,成为侧妃,不仅深得李建成宠爱,更因一手好琵琶,常被邀去宫中为李渊演奏。那时的她以为,日子会在琴音与安稳中度过,却没料到,权力的刀锋早已悄悄逼近。   626年7月2日的凌晨,太子府的宁静被马蹄声打破。玳姬被惊醒时,外面已乱作一团,侍女慌慌张张来报:“娘娘,秦王带兵在玄武门……杀了太子!” 她大脑一片空白,刚想冲出寝殿,就见李世民带着士兵闯了进来。他浑身是血,眼神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一把将她按在床上:“李建成死了,以后我护着你,会比他更疼你。”   玳姬看着眼前这个杀害丈夫的男人,知道自己没有反抗的余地。但一想到李建成的五个孩子——最小的才三岁,还在蹒跚学步; 她突然鼓起勇气,死死抓住李世民的手臂:“你若真要护我,就先放过建成的孩子!他们是无辜的,你不能连孩童都不放过!” 李世民盯着她通红的眼睛,沉默了片刻,最终点头:“好,我答应你,留他们性命。”   可这份承诺,很快就被权力的现实撕碎。李世民即位后,虽开创了贞观之治,任用房玄龄、杜如晦为相,虚心纳谏;减免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 派李靖平定突厥,稳固边疆,但对李建成的残余势力,始终心存忌惮。没过多久,他就以“恐生后患”为由,秘密下令处死了李建成的五个儿子。 消息传到玳姬耳中时,她正在弹琵琶,一曲未尽,琴弦突然崩断,断弦划破了她的手指,鲜血滴在琵琶上,像极了玄武门的血迹。   从那以后,玳姬就变了。她不再梳妆,不再抚琴,把自己关在宫殿里,终日以泪洗面。李世民曾多次来看她,想让她回心转意,可她要么沉默不语,要么就问:“那些孩子,埋在哪里?” 每次听到这话,李世民都只能转身离开,他能掌控天下,却无法弥补对玳姬的亏欠。后来,玳姬被迁到冷宫,身边只留一个老宫女,日子过得越发凄凉。   贞观十年,玳姬病重。临终前,老宫女问她还有什么心愿,她只说想再弹一次李建成送她的那把琵琶。 可当琵琶递到手中,她却连拨动琴弦的力气都没有了,只是轻轻抚摸着琴身,低声说:“建成,我对不起你,没护住孩子们……”没过多久,她就咽了气,死时手里还攥着琵琶上的弦轴。   李世民得知玳姬去世的消息后,沉默了很久,最终下令以妃嫔之礼将她厚葬,却没敢去送葬——他怕面对玳姬的墓碑,更怕想起自己当年的食言。 而这份愧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沉重。贞观十七年,李承乾谋反被废,魏王李泰也因争储被流放,李世民看着空荡荡的东宫,终于明白; 当年他为了权力杀了兄长的孩子,如今自己的孩子也因权力反目,这或许就是上天的报应。   如今,千年时光过去,玳姬的墓早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只在《旧唐书》的零星记载里,还能找到她的痕迹。而玄武门之变的故事,仍在被后人反复提及。 它不仅是李世民人生的转折点,更是权力斗争的缩影。玳姬的悲剧,提醒着世人:在欲望与权力面前,若失去了对生命的敬畏,再辉煌的盛世,也会藏着无法弥补的遗憾。 而李世民虽成一代明君,却终其一生都被“杀兄屠侄”的阴影笼罩,这份遗憾,也成了贞观盛世中最沉重的注脚。 主要信源:(中国青年网——大唐政变玄武门)

0 阅读:2

猜你喜欢

锴锐说科技文化

锴锐说科技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