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4月62岁的陆小曼病逝于上海华东医院,这位曾经名动京城的民国才女,离世时身边只有寥寥数人。[无辜笑] 前来处理后事的,是翁香光——陆小曼相伴三十年的伴侣翁瑞午的长女,面对这位曾改变自己家庭格局的女人,翁香光心情五味杂陈。 在为陆小曼整理遗容时,翁香光轻声说道:“这样的人生,终究是苦了自己也苦了别人。”这句话背后,承载着两代人的恩怨与个人选择的沉重代价。 陆小曼1903年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陆定是晚清举人,曾留学日本,母亲也出身名门望族,作为家中独女,她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她天赋异禀,精通多国语言,工于诗词绘画,17岁就在外交部担任翻译工作,胡适曾赞她为“北平城不可不看的风景”,足见当时名声之盛。 然而她的感情世界却充满波折,她的第一段婚姻是与军官王赓,但这段关系因她与诗人徐志摩相恋而告终。 有史料记载她在婚姻期间曾有过一次流产经历,这也成为她后来无法生育的重要原因,这件事直到徐志摩去世,他都不知情。 1926年她与徐志摩正式结婚,婚礼上证婚人梁启超毫不客气地指出两人此前的行为对各自家庭造成的伤害,现场气氛一度尴尬。 为了维持她的高消费生活,徐志摩同时兼任多份工作,即使月收入达到千元,在当时已属高薪,但仍难以满足开销需求,她每月仅房租和佣人工资就需要六百元。 1931年徐志摩因飞机失事不幸离世,她失去了经济支柱,此后她与已婚的翁瑞午开始同居生活,这段关系持续了三十年。 翁瑞午当时已有妻子陈明榴和五个子女,为了维持与她的关系,他甚至变卖家产,包括妻子的陪嫁物品,她后来曾说,她与翁瑞午“是相互依靠,而非爱情”,并约定不正式结婚。 这种三角关系深深伤害了翁瑞午的原配家庭,女儿翁香光亲眼看着母亲陈明榴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心中逐渐积累起对陆小曼的怨恨。 1951年陈明榴去世时,翁香光曾质问父亲为什么不早些离婚,让母亲有机会重新开始生活。但翁瑞午始终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复。 1961年翁瑞午去世后,她彻底失去依靠,晚年的她贫病交加,患有严重的哮喘和肺气肿,经济状况日渐窘迫。 1965年她病逝时,身后事务由翁香光代为处理,她的骨灰在殡仪馆存放了多年无人认领,最后由侄女出面,为她建了一座衣冠冢。 从众星捧月的名媛到孤独离世的老人,她的人生轨迹让人唏嘘,她有着过人的才华和优越的出身,却在感情选择上屡屡引发争议。 她的每一次情感决定,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走向,也深刻影响了多个家庭的生活轨迹,王赓家庭的破裂、翁瑞午家庭的分离,都与她的选择密不可分。 陆小曼的人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民国时期知识女性生存状态的独特视角,她的故事提醒我们,每一个选择都会产生连锁反应,影响的不仅是自己,还有身边的每一个人。 网友们议论纷纷: “陆小曼就是民国版捞女,把三个男人的生活都搅得天翻地覆,最后孤独终老也是因果报应。” “她确实有才,但德行配不上才华。放在今天就是顶级绿茶,专找有钱有才的男人下手。” “那个年代的女人不容易,但她把一手好牌打烂了。要是专心搞艺术,成就应该不止于此。” “最惨的是原配们,王赓、陈明榴都是受害者。特别是陈明榴,陪嫁家具都被卖了,简直离谱!” “翁香光那句话虽然狠,但站在女儿角度完全可以理解。谁看到自己母亲受委屈能不恨?” 如果你身边出现陆小曼这样才情出众但感情经历复杂的朋友,你会如何与她相处? 官方信源: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1965年4月62岁的陆小曼病逝于上海华东医院,这位曾经名动京城的民国才女,离世
轩叔观察
2025-09-13 18:20:50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