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0年安庆城里发生了一件震动朝野的事,李鸿章的侄子李秋升被当众斩首,执行者是钦差大臣彭玉麟。[无辜笑] 李秋升在安庆一带作恶多年,强占民女、抢夺财产是家常便饭,当地百姓多次告状,但因为李鸿章的权势,没有官员敢真正查办此案。 彭玉麟巡察到安庆时,微服私访收到了大量举报,他迅速调查取证,很快掌握了李秋升的犯罪事实,随即将其拘捕到座船上审问。 面对审讯李秋升毫不收敛,甚至公开承认自己的罪行,他认定有李鸿章撑腰,无人敢把他怎么样。 彭玉麟当即决定严惩,下令对李秋升施以杖刑,消息传开后从知府到巡抚都赶来求情,希望能从轻发落。 彭玉麟设计了一个巧妙的时间差:一面派人慢慢去迎接前来求情的巡抚,一面密令手下迅速执行死刑。 等巡抚赶到时李秋升已经被处决了,这招“先斩后奏”让所有想要说情的人都无话可说。 事后彭玉麟主动写信给李鸿章,信中只有一句话:“令侄败坏公家名声,想必也是你所遗憾的,我已经替你处理完了。” 李鸿章收到信后,不但没有发怒,反而回信感谢彭玉麟为他清理门户。这一来一往,既维护了官场体面,也树立了法律威严。 彭玉麟执法严厉并非个案,他晚年巡视长江期间,弹劾处置了上百名官员,其中不乏高级官员。 副将胡开泰杀害妻子后,被彭玉麟就地正法,知县谭祖纶诱奸杀人,同样难逃一死。民间因此流传“彭公一出,江湖肃然”的说法。 彭玉麟不仅执法如山,个人操守也无可挑剔,从咸丰五年到同治元年,他本可领取养廉银两万多两,却分文不取,全部充作军饷。 他一生六次主动辞官,从不恋权恋位。朝廷多次挽留,他都坚持己见。这种“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的做派在当时极为罕见。 彭玉麟出身清廉之家,父亲彭鸣九曾被安徽巡抚称为“皖中循吏之最”,良好的家风造就了他刚正不阿的性格。 在权钱交易盛行的晚清官场,像彭玉麟这样的清官确实是异数,他敢于顶撞权贵,不畏强权,靠的就是心中那杆公正的秤。 1890年彭玉麟去世,朝廷赐谥号“刚直”,这两个字准确概括了他的一生品格。 从李秋升案可以看出,即使在最黑暗的时代,总有人愿意为正义发声,彭玉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是空话。 网友们纷纷点赞: “这种铁面无私的官儿,在古代真是清流!放现在也得给他颁个‘年度正义人物’奖。” “李鸿章这波操作也是绝了,心里在滴血还得写信说谢谢,官场文化真是深不可测啊。” “看完只觉得,老百姓遇上个好官太重要了。要不是彭玉麟微服私访,这冤屈一辈子都申不了。” “‘彭公一出,江湖肃然’,这名号太帅了!说明只要动真格,就没有治不了的恶霸。” 如果彭玉麟穿越到今天,他最先要查办的会是什么事? 官方信源: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
荣禄墓被打开,世人方知:其外孙溥仪撒了谎,他和慈禧的关系不一般?荣禄墓被打开的那
【4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