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朝鲜五圣山上,一名美军大白天光着身体朝我军阵地撒尿,陈凤楼违反纪律开枪,谁料想这一枪,竟获一等功。 1952年的上甘岭,咱志愿军的装备跟美军比,是“小米加步枪”对上“飞机加大炮”。正面硬刚肯定吃亏,咋办?挖坑道!这招可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把阵地从地上搬到地下,你美军的炮弹再厉害,总不能把整个五圣山给炸平了吧? 于是,一道死命令就下来了:为了不暴露目标,任何人不许随便开枪!这一声令下,整个阵地就跟哑巴了一样,静得可怕。可对面的美国大兵不知道咱们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看志愿军天天猫在洞里不出来,还以为咱们怕了,胆子一下就肥了。 这帮美国兵,闲得发慌,就开始变着花样地挑衅。先是架起大喇叭,找了个会说中国话的女播音员,天天喊话:“对面的志愿军兄弟们,别打了,回家抱老婆孩子不香吗?我们这有面包、香肠,过来就管饱!”喊了半天,咱们这边没一点动静。 他们看心理战不好使,就开始玩更恶心人的。大白天的,就在咱们阵地前头开起了“运动会”。一会几个人光着膀子摔跤,一会又跟着音乐跟女播音员跳贴面舞,那场面,简直把战场当成了他们家的后花园。咱们负责观察的战士,在潜望镜里看着这一切,个个气得牙根痒痒,拳头捏得咯咯响,可军令如山,谁也不敢动。 这天,一个叫陈凤楼的新兵蛋子正在哨位上盯着。他入伍还不到一年,一腔热血,满脑子都是保家卫国、痛击侵略者。可到了上甘岭,别说杀敌了,连枪都摸不了几回,心里那股劲早就憋成了火药桶。 他眼睁睁看着一个美国兵,脱得光溜溜的,大摇大摆地躺在阵地前晒太阳。陈凤楼心里骂了句娘,举起手里的老式步枪,瞄了半天,又无奈地放下。可就在这时,那个美国兵站了起来,晃晃悠悠地走到阵地前,竟然解开裤子,对着咱们志愿军的阵地方向开始撒尿! 这一下,彻底把陈凤楼心里的那根弦给崩断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眼里冒着火,把心一横,去他娘的纪律!他猛地抬起枪,屏住呼吸,瞄准,扣动扳机! “砰!” 一声枪响,划破了上甘岭长久的死寂。那个正在撒尿的美国兵,身子一软,当场就倒了下去。阵地前的美国兵全懵了,一时间没反应过来。陈凤楼哪管这些,拉动枪栓,对着那群发愣的敌人又是几枪,撂倒了好几个。 这下,对面的美军炸了锅,炮弹跟下雨一样就砸了过来。陈凤楼和战友们赶紧缩回坑道。枪是打了,气也出了,可陈凤楼心里也凉了半截:完了,这下闯大祸了,违反军令,枪毙都有可能。他把枪一放,老老实实等着军法处置。 可谁能想到,这事一层层报上去,报到15军军长秦基伟那儿,非但没等来处分,反而等来了表扬!秦基伟一听这事,一拍大腿:“打得好!这小子有点血性!” 原来,志愿军高层也正愁怎么打破僵局。陈凤楼这“违纪”的一枪,反倒给他们提了个醒:咱们干嘛非要跟他们死磕?咱们有坑道优势,完全可以跟他们打一场看不见的战争! 于是,一场由一个新兵的愤怒引发的“冷枪冷炮”运动,就在整个上甘岭阵地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这下可热闹了,志愿军的战士们,老的少的,都成了神枪手。敌人飞机来了,咱们就躲进坑道,飞机一走,战士们就从各个角落里钻出来,对着外面放冷枪。 这可把美国兵给打惨了。他们再也不敢在阵地前晃悠了,出门上个厕所都得猫着腰,跑得比兔子还快。后来干脆连碉堡都不敢出,大小便都在里面解决,然后用罐头盒子装上往外扔,整个阵地臭气熏天。他们给对面的志愿军阵地起了个外号,叫“狙击兵岭”。临了换防的时候,还特意嘱咐接防的南朝鲜军队:“你们小心点,对面那帮家伙,枪法邪门得很!” 陈凤楼所在的连队,两个月就干掉了300多个敌人。整个上甘岭战役,志愿军靠着这种打法,歼敌超过13000人! 而这一切的开端,就是陈凤楼那忍无可忍的一枪。战后,陈凤楼因为这一枪,被记了一等功。一个违反纪律的新兵,最后成了全军表彰的英雄,这事儿说出去谁信?可它就这么真实地发生了。 可惜的是,英雄的命运总有些波折。后来在一次战斗中,陈凤楼重伤昏迷,被送回了后方医院。等他伤好出院,战争已经结束,他和原来的部队也失去了联系。就这样,一个立下奇功的战斗英雄,悄无声息地回到了老家,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没人知道他曾经的辉煌。
志愿军四任司令员,对整体战局影响最大的,是哪两位?“1951年4月13日,飞机
【5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