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人民英雄纪念碑开工以后,林徽因认为碑文应该用楷体来写,但具体由谁来写犯了难,时任北京市市长的彭真说:“周总理的字苍劲雄伟,刚劲有力,有如颜碑,风格端庄凝重,可以问问周总理。” “这是个光荣的任务,但我怕写不好反而耽误了大事!”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已初具规模,汉白玉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此时,设计小组成员却是满脸焦虑,这碑文该由谁来执笔书写呢? 在林徽因看来,碑文需用楷体,既庄重肃穆,又与正面风格相得益彰!而此时,时任北京市长的彭真轻轻推门而入,听完讨论后,他表示:周总理的字颇具颜体风骨,刚劲中见雍容!便提议请示周总理的意见。 这个建议并非一时兴起,彭真知道,周总理年轻时,曾在天津南开学校就展示出非凡的书法造诣,其楷书结构严谨、笔力有劲,既有传统功底,又兼具时代特色,此外,作为新中国重要领导人,由他书写更具象征意义。 那么,为什么没让林徽因书写呢?“我的字恐怕撑不起这样的重担!”在林徽因看来,他的字纤巧秀美,不具有磅礴大气之感,这位才华横溢的建筑学家清楚的知道,个人的艺术风格必须服从于整体。 当接到这个特殊任务时,周总理正在处理公务,他立刻放下手中的文件,表示:这是个光荣的任务,但也是沉甸甸的责任。 随后的日子里,每天清晨,周总理必先书写几遍,然后再开始一天的公务,甚至有传言说,他曾在一段时间里,将自己关在屋里,以便静心书写。完成几篇后,他还拿到专家面前,虚心请教。 此外,一有机会,周总理还会将精心书写的碑文拿到施工现场,询问工人,自己所写是否合适,如果有不足,尽管提出,自己重写!在场的众人无不为之心折,甚至有人看后称赞:这不仅仅是书法,更是心血的凝聚! 历史的选择,总是富含深意!周总理书写碑文,不仅是时代赋予的特殊使命,更是大家对他书法造诣的认可;正如林徽因所说,碑文的风格要与整体风格相适应! 如今,当我们仰望纪念碑上那鎏金的文字,看到的不仅是精湛的书法艺术,更是一代人,对历史的敬畏,对先烈的缅怀。这笔墨之间,承载的是一个民族共同的记忆,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英雄值得最用心的铭记,历史需要最虔诚的书写!这一件事,不仅体现了周总理的书法造诣和严谨的作风,更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对革命先烈,深深地敬意以及对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党史故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上都写了什么?》 光明日报|《梁思成林徽因:赤子之心,并肩而行》 中国人大网|《丰碑永恒——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的故事》 文|梅林 编辑|南风意史
1955年,人民英雄纪念碑开工以后,林徽因认为碑文应该用楷体来写,但具体由谁来写
南风意史册
2025-09-09 18:43:1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