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郑则仕公司破产欠下8000万外债,走投无路时给好友周润发电话:“发哥,我没办法了,能不能借点钱周转一下?”可电话那头的声音却让他意料。 谁会想到,昔日的香港影帝郑则仕,就会欠下1700万港币的巨额债务。 正所谓树倒猢狲散,就连昔日好友也背叛他。 绝望之际,他向曾视为挚友的周润发求助,得到的回应却让他心寒彻骨。 郑则仕的起点并非坦途。 1951年。他出生在广东汕头的一个贫寒之家。 身为长子,他必须早早扛起生活重担。 七岁随家迁居香港,为了养家糊口,他九岁便在餐馆后厨刷碗碟,双手常被泡得发白脱皮。 十五岁虽考取中学,却因没钱交学费而辍学,将读书机会让给弟妹,自己则去珠宝店当学徒。 二十岁学成珠宝手艺,本可安稳度日,却在1973年决定放弃稳定工作,报考无线艺员训练班。 家人不解,他则默默坚持。 1976年终于签约无线,那个时候他从龙套配角起步,常因身材样貌自卑。 在无线那段艰难岁月里,他结识了当时已崭露头角的周润发。 周润发对他颇为关照,常邀他一起吃饭,超过十元的账单便主动结清,在排练室也热心指导他表演技巧。 这份情谊,在郑则仕心中留下温暖印记。 经过多年磨砺,1984年,他在电视剧中成功塑造“肥猫”角色,入围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第二年,他自导自演的电影《何必有我》更是一举夺得金像影帝桂冠。 此后,他与张曼玉、吕良伟等当红明星合作,主演了《肥猫流浪记》、《跛豪》等叫好叫座的影片,事业如日中天。 功成名就后,郑则仕不满足于只做演员。 1993年,他与友人合伙创办电影公司,投资拍摄古装大片《四九风云之劫后英雄传》。 然而,市场无情,影片票房惨败,血本无归。 更致命的是,合伙人趁机卷走剩余资金跑路,留下郑则仕独自面对高达1700万港币的债务。 公司破产的消息迅速传开。 郑则仕的办公室和家中,催债信函和律师函件堆积如山。 巨大的债务压力让他在走投无路之际,想起了昔日好友周润发。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他拨通了电话,恳求对方借一些周转资金,甚至提及当年在无线时共患难的情谊。 然而,听筒那头传来的只有婉拒,并建议他反思自身经营问题。 电话挂断后,郑则仕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人情冷暖的残酷。 屋漏偏逢连夜雨。 他一手发掘并捧红的艺人张卫健,因公司破产无法支付片酬,竟一纸诉状将他告上法庭,追讨高达200万港币的欠薪。 这场官司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郑则仕脸上。 昔日的提携之恩,在利益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更令他心寒的是,许多旧识闻风而动,刻意避开他。 面对巨额债务和法律诉讼,郑则仕别无选择。 他变卖了位于黄金地段的豪宅,交出了豪车钥匙,看着它们被新主人开走。 家中值钱的古玩字画、珠宝首饰,乃至公司尚未搬走的摄影器材、办公设备,统统被送上拍卖台。 他站在拍卖现场,内心五味杂陈。 搬离熟悉的家后,催债的电话和信件从未间断,他租住在临时的小屋里,常常整夜无眠。 就在人生跌入最低谷,另一位香港巨星刘德华得知了他的困境,主动伸出了援手。 刘德华没有安慰,而是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 他出面斡旋,协助郑则仕解决了与张卫健的债务纠纷,更重要的是,他邀请郑则仕加入自己的电影公司,担任监制并参与演出。 这份工作机会,对于当时几乎被行业抛弃的郑则仕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 为了尽快还清债务,让家人摆脱困顿,郑则仕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拼命工作。 他放下影帝身段,不再挑剔角色大小,只要有片约,无论电视剧还是电影,无论主角还是配角,甚至只有几句台词的小角色,他都欣然接受。 1997年,他凭借在电影《三个受伤的警察》中的精湛演出,再次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站在领奖台上,他深深鞠躬,这份荣誉是对他演技的肯定,更是对他不屈精神的褒奖。 时光荏苒,经过整整十年的艰苦奋斗和节衣缩食,到了2003年,郑则仕终于还清了最后一笔债务。 他说,用了十年,终于让大家可以重新拥有一个安稳的家,这些年,让家人跟着受苦了。 妻子林燕明含泪将他扶起,“作为妻子,无论富贵贫穷,她都心甘情愿与他共同承担,她始终相信他!” 从云端跌落谷底,再从谷底一步步爬起,郑则仕的十年还债路,是一部关于责任、诚信与坚韧的现实史诗。 他尝尽了世态炎凉,也收获了患难真情。 在娱乐圈的光环之下,人情冷暖变幻莫测,唯有自强不息,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 而妻子林林燕明的不离不弃和刘德华的雪中送炭,不仅温暖了他,也照亮了他重生的道路。 这段经历,让他对“朋友”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他对生活始终保持着敬畏与感恩。 主要信源:(中华网·新闻——昔日影帝欠债千万周润发都不帮 只有刘德华伸出援手)
刘德华和阿娇吃饭,为什么要金银两双筷子?这应该是香港人那边的讲究吧?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