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斌、张秀峰、赵延喜、张奚若出卖杨靖宇的,围捕杨靖宇的,杀害杨靖宇的都是中国人,

波览历史 2025-09-08 10:41:41

程斌、张秀峰、赵延喜、张奚若出卖杨靖宇的,围捕杨靖宇的,杀害杨靖宇的都是中国人,敌人不可怕,可怕的是叛徒汉奸。 1940年,吉林省濛江县三道崴子的山林里,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杨靖宇靠在一棵拧劲树上停止了呼吸。 当敌人剖开他的腹部,在场的日军都愣住了,胃里没有一粒粮食,只有没消化的树皮、草根和一团揉碎的棉絮。 这位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林海雪原中与敌人周旋数日的英雄,最终倒在了同胞的枪口下。 围捕他的是中国人,出卖他的是中国人,扣动扳机结束他生命的还是中国人。 当初杨靖宇能在东北坚持抗战多年,靠的是遍布深山的密营。这些藏在山坳密林里的秘密营地,有被服厂、修械所、仓库,储存着粮食、药品和弹药,是抗联战士在冰天雪地里的生命线。 当时日军为了切断抗联和百姓的联系,搞起了“归屯并户”,把村民赶到指定的部落里,抗联想得到补给变得异常困难,密营就成了最后的依靠。 可谁也没想到,亲手毁掉这些希望的,竟是杨靖宇最信任的部下程斌。程斌曾是抗联第一军第一师师长,跟着杨靖宇打了上百次仗,抗联的70多个密营,一大半都是他参与选址建设的。 1938年6月,这个掌握着抗联核心机密的将领叛变了,他带着日军挨个找到这些密营,把粮食烧光,把药品砸毁,把缝纫机和机床这些珍贵的物资要么抢走要么埋掉。 东北烈士纪念馆里至今还陈列着当年密营里用过的小吊锅和机床零件,锈迹斑斑的遗物无声诉说着那场毁灭性的破坏。 密营被毁后,杨靖宇和战士们彻底陷入了断粮的绝境,就像被抽走了脊梁骨,再也难以组织有效的反击。 更可怕的是,程斌太了解杨靖宇的作战习惯了,他带着“讨伐队”像尾巴一样追着抗联打,杨靖宇转移到哪里,不出三天他准能带着人跟过来,这种来自内部的精准打击,比日军的围剿更让抗联难以承受。 如果说程斌摧毁的是抗联的物资生命线,那么张秀峰的背叛就是从心脏捅进的一刀。这个从15岁就被杨靖宇收养的孤儿,一路跟着杨靖宇长大,被任命为警卫排长,贴身保护杨靖宇的安全。 杨靖宇待他像亲生儿子,把最核心的机密都放心地交给他处理。可在1940年2月1日,这个被寄予厚望的年轻人,带着抗联的9000多元经费、4支枪和一叠机密文件,直接投靠了日军。 他不仅交出了杨靖宇的藏身地点,还把部队的突围计划和兵力部署全盘托出。   当时杨靖宇身边只剩下三十多个战士,张秀峰的叛变让日军立刻缩小了包围圈,原本还有机会突围的队伍,一下子陷入了绝境。 杨靖宇在日记里没写过对张秀峰的怨恨,但从他后来让伤员先转移,自己孤身断后的决定里,能感受到那种被最信任的人背叛后的沉重。 一个亲手培养起来的战士,一个同吃同住的亲人,最终却成了送自己上路的人,这种伤害比子弹更让人痛心。 当杨靖宇带着两名警卫员在山林中艰难跋涉时,遇到了上山砍柴的村民赵延喜。此时的杨靖宇已经几天没吃东西,棉鞋也磨破了,脚冻得又红又肿。 他恳求赵延喜回村后帮忙捎点粮食和棉鞋,还承诺会给报酬。赵延喜表面答应着,转身却向汉奸告了密。他不仅说出了杨靖宇的位置,还主动带着日伪军往山里赶。 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赵延喜说怕日本人报复。 可他忘了,正是杨靖宇这样的战士在前面拼命,才让更多村民能在乱世中苟活。 当时日军确实规定不让村民给抗联带东西,但赵延喜的选择不止于遵守规定,他主动成为了出卖英雄的帮凶。 更让人唏嘘的是,杨靖宇对百姓始终怀着信任,即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坚持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可这份信任换来的却是致命的背叛。 1946年,赵延喜被枪决在杨靖宇的墓前,这个结局或许是对英雄迟来的告慰,但终究换不回那段被辜负的信任。 最后扣动扳机的是张奚若,这个原本是抗联机枪射手的士兵,在程斌叛变时跟着投靠了日军,还在伪军的射击培训中拿了“特等射手”的称号。 1940年2月23日那天,他和另外两个叛徒组成快速挺进队,就站在日军指挥官岸谷身边。 当杨靖宇拒绝投降,岸谷下令“干掉他”时,张奚若毫不犹豫地架起机枪,对着杨靖宇的胸口扣动了扳机。 后来在庆功宴上,他还得意地向人炫耀,说自己一个点射就打中了要害。这个曾经的抗日战士,用最熟练的射击技巧,对准了自己曾经的领袖。 杨靖宇在最后时刻还试图举起枪反击,左手的枪被打掉后,他用右手射出了最后几颗子弹,直到胸部中弹才倒在雪地里。 张奚若的子弹结束了杨靖宇的生命,却无法磨灭英雄的精神,反而让自己的名字永远和“叛徒”两个字绑在一起。 程斌后来混入解放军队伍,1951年被认出来后枪决在承德;张秀峰虽然活了很久,但一辈子都活在背叛的阴影里,到老都不敢提那段历史;张奚若在六十年代因为被人检举曾经的罪行,最终也进了监狱。 这些叛徒的结局各异,但都没得到好下场。杨靖宇牺牲后,连日军指挥官岸谷都感慨这是“大大的英雄”,而那些背叛他的中国人,却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