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我选个党主席,结果海峡对岸比我们这儿还热闹。一堆人给我加油打气。   9

波览历史 2025-09-08 08:42:05

郑丽文:我选个党主席,结果海峡对岸比我们这儿还热闹。一堆人给我加油打气。   9月2日,郑丽文在访谈中一句“我选个党主席,结果海峡对岸比我们这儿还热闹,一堆人给我加油打气”,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两岸舆论场激起层层涟漪。   在台湾政治人物习惯对大陆相关话题避之不及的语境下,她直言“这是好事”的态度,不仅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政治话术套路,更无意间道出了一个被刻意掩盖的事实:两岸民间的联结早已超越政治标签,形成了无法切割的情感与利益纽带。   郑丽文的坦然回应之所以引发关注,恰恰因为它与某些政客的操作形成鲜明对比。   多年来,总有声音将两岸民间的正常互动贴上“介入”“统战”的标签,仿佛来自对岸的任何善意都包藏祸心。   但数据不会说谎,2024年两岸贸易总额达到2929.71亿美元,同比增长9.4%,其中大陆自台进口2177.82亿美元,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台企在大陆市场的深耕发展,是两岸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的真实写照。   同年,台湾同胞来大陆人次达到402.3万,同比增长54.3%,每一个增长百分点的背后,都是探亲访友、求学创业的具体故事,是“两岸一家亲”最生动的注脚。   这种民间交流的热度在2025年夏天体现得尤为明显。   从7月到8月,“海峡友谊杯”青少年篮球赛、足球赛在福建多地接连举办,首届“昆山妈祖杯”少年棒球赛吸引了两岸多支队伍参赛,深圳的滑板交流赛、珠海的羽毛球精英赛上,台湾青少年与大陆同龄人一起竞技欢笑。   在文化领域,4000余名台胞参与了江苏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的40余场活动,从书画创作到戏曲展演,从动漫交流到传统工艺体验,两岸青年在中华文化的滋养中增进认同。   这些活动中,没有政治口号,只有汗水与笑容,这种自发形成的交流热情,显然不是某些标签化言论所能阻挡的。   经济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早已让两岸民众形成了利益共同体。福建2024年新设台资企业2117家,同比增长16%,这些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创造的经济价值,惠及两岸家庭。   在上海、昆山、东莞等地,台商台企参与大陆产业链升级,共享发展红利;而大陆的电商平台、支付技术也通过台胞的日常生活,悄然改变着台湾的消费习惯。   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过好日子”从来不是单方面的诉求,而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郑丽文所说的“大家都向往和平、繁荣、和解”,正是这种现实利益的自然延伸。   值得注意的是,郑丽文的表态发生在特殊的时间节点。2025年5月,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两岸同胞福祉”为主题的两岸关系研讨会在上海举行,160余位两岸人士达成共识:两岸同胞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参与者、推动者、获益者。   这与暑期蓬勃开展的民间交流形成呼应,显示出两岸关系发展的真正动力所在。   当台湾青少年在武汉的轮滑球赛中为队友呐喊,当两岸摄影家在内蒙古草原共同记录红山文化,这些瞬间都在无声地诉说:政治可以有分歧,但生活还要继续,发展不能停步。   那些动辄给两岸交流扣帽子的人,往往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两岸同胞同文同种,文化同源,血脉相连。   山西举办的晋台青少年民乐交流音乐会上,两岸音乐人用共同的乐器奏响传统旋律;贵州的“音乐+文旅”研学活动中,台湾青年学生在苗寨歌声里找到文化共鸣。   这些文化认同不是外力强加的,而是刻在基因里的情感联结。   郑丽文的言论之所以引发共鸣,还因为它戳破了“政治表演”的泡沫。   现实中,有些政客在台上喊着对抗口号,台下却让家人在大陆经商置业;一边抹黑两岸交流,一边又偷偷参加两岸经贸活动。   这种双重标准早已被民众看穿。2024年大陆新设台资企业7941家,同比增长1.6%,这些数据背后,是台商用脚投票的结果,他们显然更相信市场的力量,而非空洞的政治口号。   当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选择来大陆创业,当两岸婚姻登记数量逐年增加,这些民间自发的选择,比任何政治表态都更有说服力。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两岸关系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总会有杂音干扰。   但从郑丽文的坦然回应,到暑期交流活动的火爆场面,再到持续增长的经贸数据,都在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和平发展、互利共赢是两岸关系的主流民意,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那些试图用“介入”“统战”等标签阻碍交流的人,就像试图阻挡江水东流一样徒劳。   两岸关系的温度,从来不是由政治口号决定的,而是体现在每一次贸易往来、每一场文化交流、每一次亲友相聚中。   郑丽文一句“这是好事”之所以打动人心,正是因为它说出了两岸人民的心里话。当政治回归理性,当交流不受阻碍,两岸同胞才能真正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生活。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