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华使领馆9月3日写道:“有个重要的问题要回答,那就是不知中国是否会提及,美利坚合众国为帮助中国驱逐极不友好的外国入侵者从而获得自由而曾给予中国的巨大支持和作出的浴血牺牲。 美国驻华使领馆提到二战时对中国的帮助,说这是为中国获得自由作出的巨大支持和浴血牺牲。但事实上,当时中美之间的合作是基于共同对抗日本侵略者的战略需要,美国的援助并非单方面的恩赐,而是有着明确的条件和利益考量。 就拿大家熟悉的飞虎队来说,它并不是美国政府无偿派遣的军队。1941年,陈纳德组建的美国志愿航空队,其实是国民政府花钱雇佣的。 当时飞虎队飞行员的月薪高达600美元,小队长650美元,中队长700美元,这比一年后美国陆军航空队飞行员最多347美元的月薪高出不少。 而且击落一架日军战机还能拿到500美元奖金。这些飞行员住的是单人间,有独立卫浴,每50个人还有专门的游戏娱乐房,中国民工还要帮他们洗衣服、洗车。 这显然不是什么无偿援助,而是一种高薪雇佣关系,中国为飞虎队的服务付出了实实在在的金钱代价。 还有驼峰航线,从1942年到1945年,这条航线确实空运了80多万吨物资到中国,但其中10万吨是驻华美军自己用的。而且这些物资也不是白给的,中国通过这条航线运出去15余万吨物资,大多是钨、锡等战略矿产,用来交换这些援助。 在这条航线上,中美飞行员付出了很大牺牲,美国损失了468架飞机,1579人牺牲或失踪;中国航空公司损失了48架运输机,168名飞行员牺牲。 虽然双方都有牺牲,但这种援助本质上是一种资源互换,中国用宝贵的战略原料换来了急需的物资。 1942年签署的《中美租借协定》里说得很清楚,这是一种互助关系。美国提供防卫用品、兵力和情报,中国也要用自己能提供的用品、兵力或情报来协助美国国防。这根本不是单方面的恩赐,而是双方的互相支持。 根据协定,中国要向在华美军提供物资和劳务,还要提供中国货币供美军使用。从1941年7月到1945年9月,中国为美军垫款约2459亿元法币,其中有980亿元没还清,按当时汇率相当于1亿多美元。 这些垫款在国民政府财政收入中占了很大比例,1942年7月到1944年末的垫款相当于这几年财政实收总额的48.5%。为了支付这些费用,国民政府不得不大量印钱,结果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老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美国通过租借法案给中国的援助,在其对外援助总额中占比很少。中国总共获得约8.46亿美元援助,只占美国对外租借总额的1.8%。而英国得到了314亿美元,苏联113亿美元,都远远超过中国。 而且美国对中国的援助是有选择的,1941年宋子文申请1000架飞机,美国两个多月后才批准435架,其中110The还是从英国定额里分出来的。 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为了让中国牵制日军,才稍微增加了援助力度。这说明美国的援助是根据自身战略需求来定的,不是真心为了帮助中国抗战。 当时中国的抗战主要还是靠自己。从1937年到1945年,中国军民伤亡达数千万,财产损失按1937年美元币值计算有300多亿美元。 中国战场牵制了大量日军,让他们无法全力进攻其他地区,这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美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对中国的援助很少,因为当时它还不想直接卷入战争。 直到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才真正加大对华援助,因为这时日本已经成了美国的敌人,帮助中国抗战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 中国还为美军修建了很多军事设施,光是修建能起降B-29轰炸机的新机场就抽调了40多万劳工。财政部和中央银行为修建机场和空军基地垫付了大量资金,这些都成了中国的沉重负担。所以说,美国的援助背后,是中国付出的巨大代价,包括物资、人力和经济上的牺牲。 总的来说,二战期间中美之间是反法西斯盟友关系,双方的合作基于共同对抗日本侵略者的需要。美国的援助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中国的抗战,但这并不是什么单方面的恩赐。 中国为获得这些援助付出了高昂代价,通过资源交换、财政垫款、提供劳务等方式给予了美国相应的回报。而且美国的援助始终以自身战略利益为出发点,其规模和力度都远远比不上对其他盟国的援助。 中国人民能够取得抗战的胜利,主要还是靠无数先烈的浴血奋战和全国人民的顽强抵抗,是用数千万人的生命和巨大的财产损失换来的。 历史事实清楚地表明,那种把美国援助说成是单方面恩赐的说法,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忽视了中国在抗战中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也忘了这种援助背后的利益交换和条件。
美国驻华使领馆9月3日写道:“有个重要的问题要回答,那就是不知中国是否会提及,美
漫聊小知识
2025-09-05 11:32:22
0
阅读: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