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县政府第7次收到日方函件,对方提出投资3.5亿修高速换藏重康美的遗骸,日本人从1972年起就惦记着把这具战犯遗骸带回去,几十年间换着花样来试,派所谓“遗族”献花,放话投资修路,结果?腾冲的回答从来就一个字:不!这不是谈生意,这是民族尊严的底线。 要知道腾冲人为什么一次次说“不”,就得先看看藏重康美是谁。 1944年,这个人是日本侵略军148联队的联队长,正是他指挥部队在腾冲烧杀抢掠。日军占领腾冲的800多天里,烧毁了2.4万多间房屋,40多个村子变成一片瓦砾,抢走6000万斤粮食和5万多头牲畜,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当时的50多亿元国币。 更让人痛心的是,腾冲战前有26万多人,战后只剩下不到20万,这6万多逝去的生命里,有不少是被日军残忍杀害的。 1942年的栗柴坝惨案中,200多名难民被日军驱赶到怒江边,先遭强奸再被机枪扫射;为远征军送情报的戴广仁和张德纯被日军用滚烫的油锅烹死;连一个叫寸常宝的少年都被杀害后,心肝被日军用他自己找来的葱姜炒熟食用。 这些罪行都是在藏重康美的指挥下发生的,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被原谅? 收复腾冲的战役打得异常惨烈。中国远征军先后投入9个师的兵力,和日军展开逐街逐巷的争夺,每天只能推进几米。光是攻打来凤山,就用了17天时间,盟军飞机轰炸后,远征军士兵还要冒着枪林弹雨冲锋。 从渡江到收复腾冲,远征军官兵牺牲了9168人,负伤10200人,还有6300多名腾冲民众在支援作战中失去生命。很多连队打到最后只剩下一个人,198师光是阵亡的军官就有156名,士兵1335名。 战后的腾冲城变成一片废墟,树木没有叶子,树干布满弹痕,到处是发胀的尸体和蛆虫,臭气熏天。这些牺牲换来的胜利,怎么能用来做交易? 日本人从1972年就开始打藏重康美遗骸的主意,这几十年里换了各种花样。20世纪90年代,有日本企业提出几亿投资,条件是带走“倭冢”里的尸骨并拆除日军跪像,被腾冲政府严词拒绝。 他们还派所谓的“遗族”来献花,想用温情脉脉的方式模糊历史真相。这次又提出投资3.5亿修高速,本质上还是想用金钱买尊严。面对这些要求,腾冲人始终只有一个字:不! 我们提出过三个条件,只要日本拆掉靖国神社、按史实改教科书、公开向腾冲人民道歉,就可以谈,但日本人从来不敢答应这些真正解决问题的条件。 看看其他国家怎么对待战犯,就更清楚腾冲做得对。德国处理纳粹战犯时,把他们的遗体火化后骨灰撒进河里,就是为了防止有人祭拜这些刽子手。那些策划大屠杀的纳粹头目,没有一个能留下墓碑,更别说被“荣归故里”了。 而日本不仅不反省,还让战犯牌位进了靖国神社,甚至有寺庙偷偷供奉南京大屠杀主犯的牌位,被发现后才慌忙处理。这种对待历史的态度,怎么能让人相信他们是真心“纪念”,而不是想美化侵略历史? 腾冲人的坚持不是没有原因的。94岁的抗战老兵聂正朝直到去世前,都记得团长在他面前中弹牺牲的场景;连长包占春的后人找了82年,才在志愿者帮助下找到先辈的墓碑,长孙包汝光在墓前落泪,说如果不是团长立碑,爷爷可能就永远消失在荒野里了。 每年春天,腾冲人都会举行“春祭”,志愿者们还在不断寻找无名烈士的遗骸和后人。 国殇墓园里,3346名中国烈士的墓碑整齐排列,而以藏重康美为首的四个日军雕像,至今还跪在那里忏悔,旁边的“倭冢”里埋着日军尸骨,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提醒着后人不能忘记过去。 腾冲的每一次拒绝,都是在守护民族尊严的底线。那些牺牲的烈士、被害的平民,他们的生命不能用金钱衡量;那些浴血奋战换来的胜利,不能成为交易的筹码。日本人也许永远不会明白,有些东西比钱更重要。 腾冲的回答之所以永远是“不”,因为这里的人们知道,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出卖尊严换不来真正的发展。这座英雄的城市用行动告诉世界,中华民族的尊严,多少钱都买不走。
1938年,桂军189师长俘虏了两名日军。看着日军矮小的身材,师长灵机一动,想到
【1评论】【19点赞】
用户14xxx31
提议我们部分接受了:我们答应建个高速,然后把藏重康美埋到高速路基下跪着,不但跪,还要遭路过的车碾,现在这情况,我们也理解你们的建议,确实是缺了个万人踩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