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后,特朗普对我们发文祝贺了!特朗普说:“祝愿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度过一个盛大而持久的庆祝日,许多美国人在中国争取胜利和荣耀的过程中牺牲,我希望他们的英勇与牺牲能够得到应有的尊崇和铭记!”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说起那段历史,最让人难忘的就是飞虎队。1941年夏天,重庆的防空警报几乎天天响,日军轰炸机如入无人之境。国民政府急了,托人找到了美国退役飞行教官陈纳德。 陈纳德这个人很有意思,他在美军里因为坚持战斗机制空权理论被排挤,54岁了还是个上尉。来中国之前,他的朋友都劝他别冒险,但他还是来了。 他招募的第一批飞行员更有意思,99个小伙子,平均年龄24岁,很多人连中国在哪都不太清楚。他们签的是民间合同,拿的工资是每月600美元,击落一架日机奖励500美元。 这在当时可是天价,美国陆军飞行员月薪才260美元。但真正吸引他们的不是钱,而是冒险精神和对法西斯的愤怒。 1941年12月20日,飞虎队第一次出战就震惊了所有人。10架日军轰炸机扑向昆明,飞虎队的P-40战斗机迎了上去,结果9架日机被击落,飞虎队无一损失。 昆明市民第一次看到日本飞机像下饺子一样往下掉,很多人跑到街上欢呼。有个老太太激动得把家里舍不得吃的鸡蛋全送给了飞行员。 飞虎队的战机很好认,机头画着血盆大口的鲨鱼牙齿。这个创意来自一本英国杂志,队员们觉得很酷就照着画了。后来迪士尼公司还专门设计了飞虎标志。 但战争是残酷的,27岁的约翰·多诺万在1942年5月的一次战斗中被击落。人们在他的遗物里发现了一封没寄出的家书。 信里写道:“如果我回不去了,请不要太难过。能让妈妈住上有花园的房子,能为正义而战,我觉得值得。”这个来自加州的小伙子,把生命留在了云南的山谷里。 中国老百姓对飞虎队的感情很深,每次有飞行员在敌占区迫降,附近的村民都会冒死营救。保山有个叫杨贵荣的农民,为了掩护一名受伤的美国飞行员,被日军活活打死。 他临死前对飞行员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你们是来帮我们打鬼子的,我们不能让你们死在这里。” 云南人为了支援飞虎队,全省动员修机场。没有机械设备,就用人力。青壮年拉着几吨重的石碾子,一遍遍碾压跑道。妇女背着孩子在工地上敲碎石头。 28个机场,每一个都是这样修出来的。陈纳德后来回忆说,日军炸出的弹坑,中国民工两小时就能填平,“这些机场是炸不垮的”。 昆明的小商贩们也想尽办法让美国小伙子们吃得习惯,他们学着用黄油、牛奶做面饼,当地人叫“摩登粑粑”。还有人专门学会了做汉堡包。 飞虎队最艰难的任务是飞驼峰航线,这条从印度阿萨姆邦到昆明的航线,要飞越喜马拉雅山脉,被称为“死亡航线”。 航线上的天气变幻莫测,经常遭遇时速200公里的狂风。很多飞机在恶劣天气中撞山坠毁。据统计,平均每运送1000吨物资,就要损失一架飞机。 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驼峰航线坚持了3年,运送了73万吨物资,占援华物资总量的80%。1000多名飞行员长眠在了喜马拉雅山南麓。 有个细节很少人知道,每次飞越驼峰,飞行员们都会数山下的飞机残骸来确定航线。那些闪着金属光泽的残骸,成了后来者的路标。 陈纳德将军1958年在美国去世,他的墓碑上刻着中文。他的遗孀陈香梅女士后来说,将军生前最骄傲的事,就是中国人民把他当成自己人。 飞虎队老兵格伦·本尼达2015年重访昆明时,90多岁的他在飞虎队纪念馆泪流满面。他说:“我们不是英雄,真正的英雄是那些帮助我们的中国人”。 他还记得,有一次迫降后,一个中国农民把自己的鞋脱给了他,自己赤脚走了几十里山路。“我永远忘不了他满是血泡的脚”。 今天在昆明的飞虎队纪念馆里,保存着2193名飞虎队成员的名单。他们来自美国的各个州,有农场主的儿子,有大学生,有机械师,还有好莱坞的特技飞行员。 这些年轻人跨越太平洋来到陌生的东方,不是为了征服或掠夺,而是和中国人民一起对抗法西斯。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不同文明之间完全可以守望相助。 驼峰航线纪念馆的一面墙上,密密麻麻刻着牺牲者的名字,中美两国的名字混在一起,分不清彼此。这或许是对那段历史最好的注解。 信源:联合早报穿越80年的“飞虎队”记忆——中国侨网
马来西亚总理提出新要求正在访华的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参加一场对话会时透露,马方
【8评论】【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