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然宣布 8月26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又放大招了,他宣布要把美国药价砍到现在的1/1400,还要对进口药品加关税! 美国药价的现状,那可不是一般的高。有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人平均每人在药品上就要花掉约1300美元,比其他发达国家高出一大截,2021年新药上市价格的中位数更是达到了每年18万美元。 老百姓吃药负担重得很,五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都因为费用问题没能完成规定的疗程,而在德国、加拿大这些国家,这个比例只有十分之一。 之所以这么贵,一方面是新药研发成本高得吓人,业内估计每种主流新药的研发平均要花26亿美元,药企为了收回成本,只能把药价定得高高的,尤其是肿瘤治疗药,每年超过10万美元都成了常态,基因疗法的药甚至能卖到350万美元。 另一方面,美国药品流通系统里有个叫“药品福利管理者”的中介机构,这几家机构垄断了市场,三家最大的就覆盖了1.8亿人,他们本应该帮医保计划跟药企砍价,可实际上却跟药企搞些不透明的折扣和回扣,有时候还会偏袒高价药,把竞争对手的药挤出去,这就使得药价越来越高,老百姓很难买到便宜药。 现在特朗普说要把药价砍到1/1400,这比例听起来就吓人,几乎是要让药价断崖式下跌。可药企不是慈善机构,这么大幅度降价,他们首先就扛不住。 要知道药企投入几十亿美元研发新药,本来指望靠高价收回成本再赚钱,现在价格砍到这么低,利润肯定大幅缩水,连覆盖研发成本都难。这么一来,药企肯定得减少研发投入,那些需要长期研究的新药项目可能会被砍掉,以后老百姓能用到的新药只会越来越少。 而且药企也得生存,为了保住利润,他们很可能会减少低价药的生产,或者把精力都放在那些利润高的少数药品上,到时候说不定有些常用药都会面临短缺,老百姓想买药都买不到,这实惠从何谈起? 更麻烦的是对进口药品加关税这一招。美国市场上不少药品都依赖进口,或者有些药品的原料需要从国外进口,加了关税之后,这些进口药品的成本肯定会上涨,药企为了不亏本,只能把这部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进口药价反而会涨。 这就有意思了,一边说要降药价,一边又给进口药加关税,这两头一折腾,降药价的效果很可能被抵消掉,老百姓买到手的药说不定比以前还贵。 而且其他国家也不会坐视不管,美国对人家的药品加关税,人家很可能会报复,对美国药企出口到当地的药品也加税,这就会影响美国药企的海外市场收入。 要知道美国很多药企的收入都来自海外,海外市场受了影响,他们在国内的研发和生产也会跟着受牵连,最后还是会影响到药品的供应和价格。 再说说这政策能不能真的落地执行。特朗普想靠行政命令来降药价,可美国的法律体系没那么简单。以前他想关闭教育部都没能成功,因为国会不批准,总统单方面根本做不到。 这次这么大规模的药价改革,肯定需要国会通过相关法案才行。现在国会里两党分歧那么大,民主党大概率不会支持这种激进的政策,就算共和党内部也未必能统一意见,要通过法案难上加难。 而且药品福利管理者那些机构在医药行业根深蒂固,势力强大,他们肯定会游说国会反对这个政策,毕竟政策动了他们的蛋糕。这么一来,特朗普的行政命令很可能只是一纸空文,根本落实不下去,老百姓盼着的降价自然也就成了泡影。 就算政策真的强行实施了,药品的质量和供应也可能出问题。就像其他国家搞药品集中采购时遇到的情况,虽然价格降了,但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可能会在生产环节偷工减料,或者减少对生产设备的升级维护,药品质量就很难保证。 美国药企要是利润被压得太低,也可能会这么干,到时候老百姓吃到的药虽然便宜了,但效果和安全性能不能保证就不好说了。而且药品供应链也可能出乱子,药企可能会把生产基地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国家,导致美国本土药品生产减少,一旦遇到供应链中断的情况,药品短缺会更严重。 还有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药品福利管理者的垄断。这几家机构控制着药品的采购和报销,就算药企把药价降了,他们也可能通过调整折扣和回扣的方式,不让终端药价真的降下来,老百姓在药店买药的时候还是看不到实惠。 而且他们可能会把那些降价幅度大的药踢出药品清单,让老百姓只能买那些价格没怎么降的药,这样一来,政策的效果就被大大削弱了。 从长远来看,这个政策要是真的实施,对美国医药行业的打击会很大。美国之所以能在全球医药领域领先,就是因为有大量的研发投入,不断有新药问世。 可现在药价被砍这么狠,药企没了研发动力,创新能力肯定会下降,慢慢就会在全球竞争中落后。到时候别说新药了,就连一些现有药品的更新换代都成问题,老百姓能选择的药品会越来越少,质量也可能越来越差。 而且其他国家的药企也可能因为美国加关税而减少对美国市场的投入,美国市场上的药品种类会进一步减少,最后受损的还是老百姓。
特朗普正式公开对付我方的新手段,又猛又狠,我方已做好接招准备8月25日,特朗普
【14评论】【16点赞】